《蒙城清燕堂》
时间: 2025-01-01 20:4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燕新碑得自蒙,
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
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
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时得,
俛仰尘沙欲作翁。
白话文翻译
清雅的燕子新碑得自于蒙城,
吟唱的时候仿佛已来到这座堂中。
官吏没有田地的气象,
百姓却有庄子那样的风范。
庭下早已知道那闲逸的木索,
坐在这里遥想那御用的丝桐。
飘然向往何时才能实现,
俯仰之间尘沙似欲让我变成老翁。
注释
- 清燕:指清雅的燕子,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 新碑:可能是指新立的碑刻,象征新的文化或事物。
- 吏无田甲:官吏没有田地的权势,隐喻当时的社会风气。
- 庄周:指庄子,代表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自由。
- 闲木索:指庭院中的松树,象征清静闲适的生活。
- 御丝桐:可能指用来制作乐器的桐木,象征高雅的艺术。
- 飘然一往:指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 俛仰尘沙:上下俯仰之间的尘土,象征世俗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代“变法派”的重要代表。其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新奇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蒙城清燕堂》是王安石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写于他在蒙城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僚政治的不满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蒙城清燕堂》通过清燕、新碑、闲木索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吏无田甲”一语,表达了对当时官场腐败的控诉,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而“庄周后世风”则引出了道家思想,表现出对自然与自由的憧憬。整体而言,诗歌在字句上简练,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燕新碑得自蒙:燕子在这里象征了生机,而新碑则代表了新事物的出现,结合“蒙”字,暗示了诗人对新生活的追求。
- 行吟如到此堂中:吟唱的时候仿佛已经身处于这座清雅的堂中,体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
- 吏无田甲当时气:描绘了官吏的无能与腐败,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 民有庄周后世风:指民众应当有像庄子那样自由洒脱的精神。
- 庭下早知闲木索:暗示着在闲适的环境中,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坐间遥想御丝桐:在这里,丝桐象征着艺术与高雅,表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 飘然一往何时得: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 俛仰尘沙欲作翁:上下俯仰之间,诗人想要逃离现实的尘沙,向往清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清燕与新碑的结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飘然一往”与“俛仰尘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意象赋予人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王安石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燕:象征自然、清新、自由。
- 新碑:象征文化与新生。
- 庄周:代表道家思想中的自由与自然。
- 闲木索:隐喻宁静的生活。
- 御丝桐:象征高雅的艺术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燕新碑得自蒙”中的“清燕”象征什么?
- A. 腐败的官吏
- B. 自然与清新
- C. 田地
- D. 诗人的故乡
-
诗中提到的“庄周”代表什么?
- A. 现实的生活
- B. 道家思想
- C. 官员
- D. 诗人本身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王安石的作品更偏向于内心的沉思与对社会的批判,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两者在表达情感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安石诗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