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岸迥重重柳,川低渺渺河。不愁南浦暗,归伴有姮娥。
白话文翻译:
岸边柳树重重叠叠,河流缓缓低低地流淌。不怕南边的渡口昏暗,因为归来的路上有嫦娥作伴。
注释:
- 岸迥:岸边延伸,形容柳树生长繁茂的情景。
- 重重柳:指柳树一层层地生长,形成浓密的景象。
- 川低:指河流的水位较低,给人一种渺小的感觉。
- 渺渺河:形容河流细小而远,给人一种悠远的印象。
- 南浦:指南方渡口,古时常指舟船停泊之地。
- 姮娥:指月亮女神嫦娥,寓意着美好和陪伴。
典故解析:
“姮娥”在古代神话中是月亮的女神,传说中她因吞服了不死药而飞升到月宫。诗中提到的“归伴有姮娥”,暗示即使在归途孤独时,月亮的陪伴也能带来慰藉和美好的想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诗歌、散文和政治改革方面都作出了显著贡献。王安石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可能是在他归家的途中,表现了对归乡的期待与思考,结合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反映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晚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归家的心情。开头的“岸迥重重柳”和“川低渺渺河”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图景,柳树的重重叠叠和河流的低缓流动,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下来的“不愁南浦暗”,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乐观态度,暗示即使夜色渐浓,心中也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最后一句“归伴有姮娥”,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嫦娥的意象不仅仅是月亮的象征,更是对归途陪伴的理想化表达,给人以温暖和安慰。整首诗温柔而细腻,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与对归乡的眷恋,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岸迥重重柳”:描绘了岸边柳树生长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川低渺渺河”:形容河流的细小与远方,渗透出一种孤独与遥远的意境。
- “不愁南浦暗”: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的从容与淡定。
- “归伴有姮娥”:用“姮娥”象征月亮,表现了孤独归途中的美好伴侣,给人以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岸迥重重柳”与“川低渺渺河”,形成了和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传达情感,如柳树与河流展现出静谧的自然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归乡的喜悦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归途中的孤独被美丽的月亮所缓解,展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柳:象征柔美与生机,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回归。
- 河:象征人生的旅途,流动着时间与记忆。
- 姮娥:象征着理想化的陪伴与温暖,暗示着归家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岸迥重重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岸边的房屋
- B. 柳树的景象
- C. 河流的流动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
- A. 一位女性
- B. 月亮女神
- C. 一种花
答案:B
-
诗中“不愁南浦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担忧
- B. 乐观
-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晚归》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到月亮的意象,但王安石更强调归家的情感,而李白则突出孤独和酒的陪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