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

时间: 2025-01-19 18:07:22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和二首
作者: 包恢 〔宋代〕

石为云盖上垂旒,
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
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
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
何时更共尔游休。

白话文翻译:

再和二首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前四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山石、流水、竹笋等自然元素的美丽;后四句则表达了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再相聚的期待。

注释:

  1. 石为云盖上垂旒:石头如同云彩的盖子,垂下了流苏。此句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形态和风景。
  2. 水和冰壶一击球:水面如同冰壶一样,轻轻一击便能荡起涟漪,传达了清新动感的场景。
  3. 似笋反生悬碧玉:像竹笋一样生长出来,宛如悬空的碧玉,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4. 如簪倒插挂青瑠:青色的瑠璃珠如同簪子倒插在那儿,展现了精致的工艺与自然的结合。
  5. 外犹虎踞风回啸:外面如同老虎一样盘踞,风声回荡,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险峻。
  6. 内若龙蟠气转幽:内部如同龙蜷缩,气息转为幽深,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7. 尚想初时开辟意:仍然怀念当初开辟时的心情,暗示对过去的感怀。
  8. 何时更共尔游休:何时才能再次与你一起游玩休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包恢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之时,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表现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流露。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深厚。开头的“石为云盖上垂旒”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奇特,接着以“水和冰壶一击球”引入了动感,展现了水的灵动。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令人感叹。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创作风格。在描写中,诗人通过比喻与意象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诗的最后一句“何时更共尔游休”,更是将友情的温暖与自然之美紧密相连,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头如云盖,流苏飘荡,表现了自然的壮丽。
  2. 水波荡漾,轻轻一击,展现了水的灵动。
  3. 竹笋生长,宛如悬空的碧玉,表现了生命的活力。
  4. 青瑠如簪,展示了工艺之美。
  5. 外面如虎,风声回响,表现了山的险峻。
  6. 内部如龙,气息幽深,展现了内心的宁静。
  7. 怀念开辟之时,感慨昔日的情怀。
  8. 期待与友再聚,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多处使用比喻,如“石为云盖”与“水和冰壶”使得自然景观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体现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兼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坚固与永恒。
  2. :象征灵动与变化。
  3. :象征生命的生机。
  4. 青瑠:象征精致与美好。
  5. :象征力量与威严。
  6. :象征智慧与深邃。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为云盖”是比喻什么?
    A. 石头的坚固
    B. 石头的壮丽
    C. 石头的柔弱
    D. 石头的高大

  2. 诗中提到的“水和冰壶一击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动感
    C. 平静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包恢与李白在描写自然景观时,都展示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但包恢更注重微观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强调大气磅礴的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包恢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