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14 00:15:44

碧玉高楼临水住。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

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

梦魂长在分襟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碧玉高楼临水住。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
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
梦魂长在分襟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高楼临近水边,春天红杏盛开时与恋人曾在花下相遇的情景。如今春天已逝,早晨的黄莺唱完歌声,朝云也随之消散。远处的水面上有小路流来,水波流动,却未能捞到心中所想的情意。夜幕降临,月光微弱,微风轻拂柳条渡过水面,梦中的思念依然留在分开的衣襟上。

注释:

  • 碧玉高楼:形容楼阁的颜色如碧玉般美丽,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
  • 红杏:春天的红杏花,象征春意盎然和恋爱中的甜美回忆。
  • 阳春:指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晓莺:早晨的黄莺,常用来代表春天的声音。
  • 远水来从楼下路:描绘水流从楼下经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梦魂长在分襟处:表达了对逝去恋情的思念与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几道,字善度,号容斋,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写小令。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多为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反映。晏几道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常常通过词作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词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描绘。开头两句以“碧玉高楼”引入,描绘出一个高雅的环境,营造出浪漫的氛围。接着提到“红杏开时”,不仅展示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与恋人间美好的回忆。随着描写的深入,词人逐渐转向对春天逝去的感慨,“春已暮”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此后,晓莺的歌声和朝云的消散,进一步加重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最后几句通过“远水”与“流波”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恋情的无奈与追忆。“梦魂长在分襟处”则点明了思念的主题,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玉高楼临水住:描绘高楼的美丽与周围环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回忆与恋人相遇的甜蜜时刻。
  3. 一曲阳春春已暮:暗示春天的结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4. 晓莺声断朝云去:黄莺的歌声结束,寓意着恋情的无奈与失落。
  5. 远水来从楼下路:描绘水流的宁静,暗示时间的流逝。
  6.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流波过后,未能得到心中所想的情感。
  7. 月细风尖垂柳渡:表现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8. 梦魂长在分襟处:表达对恋情的思念,留在心中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玉”比喻楼的美丽,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晓莺声断”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与情感交融。
  • 对仗:如“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春天逝去和爱情失落的感慨,反映了词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高楼:象征着美丽和高雅,构建了浪漫的背景。
  • 红杏:代表青春与爱情,充满生机。
  • 流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月和柳:代表孤独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楼”用什么比喻来形容?

    • A. 碧玉
    • B. 朱砂
  2. “晓莺声断”中的“晓莺”指的是哪种鸟?

    • A. 黄莺
    • B. 燕子
  3. 诗中流波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甜美
    • B.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几道与李清照的词作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但晏几道更侧重于对春天与恋情的回忆,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了离别与思念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