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塔无尖低塔尖,一披锦衲一银衫。
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
白话文翻译:
一座高塔没有尖顶,另一座低塔却有尖顶,
一座披着锦绣的袈裟,另一座则穿着银色的僧衣。
我问河水为何不说话,它却让水滩的声音代替佛陀来倾诉。
注释:
- 高塔无尖:高的塔没有尖顶,形象与低塔相对。
- 低塔尖:低的塔则有尖顶,形成鲜明对比。
- 锦衲:锦制的僧袍,象征着华丽。
- 银衫:银色的衣裳,可能指质朴的僧衣。
- 问渠:问水流,渠即水流的意思。
- 倩滩声:美好的水滩声音,形容水声如歌。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高塔与低塔的对比,寓意深远,象征着不同的境界和修行方式。诗中提到的“佛谈”,指的是佛法的教化。水声替代佛陀的言语,暗示着自然之声也能传达深刻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体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在浙地游历时,受到周围美景的启发,写下此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兰溪双塔》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中通过对比高塔与低塔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在修行与生活中的境界差异。高塔无尖,暗示着一些人虽然地位高,却未必真正达到心灵的高度;而低塔尖,象征着那些看似普通却有着真知灼见的人。此诗的核心在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问渠何故终不语”,将水流拟人化,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沉默与智慧。水虽然不语,却能通过滩声传达出深邃的道理,寓意着自然界的声音与佛法的智慧是一致的。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法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塔无尖低塔尖:描绘了两座塔的不同,暗示不同的境界。
- 一披锦衲一银衫: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华丽与质朴的对比。
- 问渠何故终不语:诗人对水的疑问,象征着对生命哲理的探索。
- 却倩滩声替佛谈:自然的声音如佛法般深邃,暗示智慧的多样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高塔与低塔的对比,突出境界的不同。
- 拟人:水流被赋予了人的特性,使其更具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修行,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高塔与低塔:象征修行者的境界。
- 锦衲与银衫:代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 水声:自然的声音,象征智慧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塔与低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地位高低
B. 修行境界
C. 建筑风格
D. 自然景观 -
“倩滩声”中的“倩”意为?
A. 美丽
B. 悲伤
C. 快乐
D. 宁静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描绘高山的雄伟与自然的力量。
- 王维的《鹿柴》: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诗词对比:
- 《兰溪双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哲理,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内心修行,后者则强调壮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