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博挽词》

时间: 2025-01-19 23:51:56

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孟博挽词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向来洛下老书生,
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
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
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
依然认作读书声。

白话文翻译

这位曾在洛阳的老书生,如今看到他的孙子们也变得成熟老成,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去考取功名,而是已经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纵观古今,已逝去的人们带来的遗憾,只有英雄的命运是值得追求的。如今来吊唁,忽然听见妻子在哭泣,仿佛又听到了读书的声音。

注释

  • 洛下:指洛阳,古代著名的文化中心。
  • 老书生:指年长的读书人,通常指学识渊博但未必有显赫的地位。
  • 诸孙:指他的孙子们。
  • 秀才: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初级学位,表示有一定的读书能力。
  • 铭旌:指在文学上获得的荣誉或表彰。
  • 亡恨:亡者的遗憾与哀痛。
  • 英雄命:指那些有作为、能影响历史的人物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子慎,号阮山,宋代著名诗人,学识渊博,诗风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古人的追思为主,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是周文璞为杨孟博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老书生生平的回忆,还有对其后代的期望,反映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孟博挽词》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简洁而富有力度。诗中通过对老书生的回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首句“向来洛下老书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洛阳作为古代的文化中心,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书生的孙子们也逐渐成熟,诗人对此感到既欣慰又惋惜。这种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反映了周文璞对社会的深刻关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钦佩,更提出了对英雄的思考,显示出对价值和命运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听见妻子的哭泣声,诗人却将其比作读书声,似乎在暗示生与死、悲与乐间的微妙关系。这种用意不言而喻,表明了对文化的执着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来洛下老书生:引入老书生的身份,洛阳是文化的象征。
  2. 今见诸孙更老成:感慨时间的流逝,孙子们已然成长。
  3. 不复秀才趋试院:过去的追求已变,不再追名逐利。
  4. 已题文学上铭旌:表达对文学成就的认可。
  5. 泛观今古人亡恨:借古今对比,感慨人生的遗憾。
  6. 只有英雄命莫争:强调英雄的命运是可贵的。
  7. 来吊乍闻妻子哭:突显哀悼的氛围。
  8. 依然认作读书声:将哀痛与知识结合,暗示文化的不灭。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英雄与文化传承的追思。
  • 隐喻:将哭声比作读书声,反映出生与死的交融。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老书生的追思,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通过时间的流逝,诗人展现了对知识与成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对英雄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代表文化与智慧的象征。
  • 书生:象征知识与理想。
  • 哭声:生命的脆弱与悲伤,反映人情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文璞的“杨孟博挽词”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逝者的追思
    • B. 对功名的追求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赞美
  2. “依然认作读书声”中,哭声被比作什么?

    • A. 书声
    • B. 读书声
    • C. 笑声
    • D. 吼声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鹤楼》与《杨孟博挽词》同样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但《黄鹤楼》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而《杨孟博挽词》则更注重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基础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