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

时间: 2025-01-19 16:45:30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里吟囊强自亲。

金尽岂忧才共尽?

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

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里吟囊强自亲。
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
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花季的憔悴和失落后,仍然在药瓶中吟唱自己的情感。即使金钱耗尽又何必担忧才华也随着尽失呢?但家境贫寒却又无法忍受学业的窘迫。常常惊讶于吴地的酒徒们相继散去,又对长安的新棋局冷笑。唯有借着你的美好枝头来安慰我内心的饥渴,不让我的肠胃长久地积聚尘埃。

注释:

  • 等闲:随便,轻易。
  • 憔悴:形容因忧愁、疾病等产生的消瘦憔悴。
  • 花辰:花季,特指春天。
  • 药里:指药的瓶囊,象征着苦涩。
  • 金尽:金钱用尽。
  • 才共尽:才华也耗尽。
  • 家贫:家境贫寒。
  • 学尤贫:学习的条件更加贫困。
  • 吴下:指吴地,历史上与饮酒相关的地方。
  • 酒徒:饮酒的人。
  • 冷笑:嘲笑。
  • 弈局:下棋的局面。
  • 璚枝:美好而珍贵的枝条,象征美好的事物。
  • 饥渴:内心的渴望与需求。
  • 肠胃:比喻内心的感受。

典故解析:

  • 吴下酒徒:古代文人常以酒为友,吴地自古以酒文化著称,诗中提到吴下酒徒,带有对饮酒文化和生活态度的反思。
  • 长安弈局:长安作为历史上重要的都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其中弈棋则是文人雅士常参与的活动,诗人在此处冷笑,体现出对新事物的讽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景仁(1640-1710),清代诗人,字景仁,号青山,晚号青山隐者。他的诗作受唐诗影响较深,以清丽见长,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景仁晚年,反映了他在金钱、学业、友情等方面的困境和无奈,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自我情感的自省。

诗歌鉴赏:

《再叠前韵》在诗歌的结构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格式,展现了黄景仁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头两句以“等闲憔悴过花辰”引入,展现出诗人对于青春流逝的感慨,紧接着“药里吟囊强自亲”则揭示了面对困境时,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对于金钱和才华的反思,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矛盾。后两句“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则通过对比酒徒的散去与长安新局的冷笑,表现出对人生变迁的淡然与冷漠。最后一句“藉尔璚枝慰饥渴”,以柔美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等闲憔悴过花辰:轻易地经历了青春的憔悴。
    • 药里吟囊强自亲:在药香中吟唱,强迫自己亲近内心感受。
    • 金尽岂忧才共尽:金钱用尽又何必担忧才华也会随之消失?
    • 家贫争奈学尤贫:家境贫寒,更加无奈于学业贫乏。
    • 频惊吴下酒徒散:常常对吴地的酒徒们散去感到惊讶。
    • 冷笑长安弈局新:嘲笑长安的新棋局,感受人生的无常。
    • 藉尔璚枝慰饥渴:借助美好的事物来安慰内心的渴望。
    • 不教肠胃久生尘:不允许内心的渴望长久地积聚尘埃。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璚枝”比喻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希望和渴望。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青春的追忆、对物质的困惑以及对精神的渴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憔悴: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无奈。
  • :象征着苦涩的生活与孤独的情感。
  • :象征着物质与经济状况。
  • 酒徒:代表了社会的浮华与人际关系的脆弱。
  • 璚枝: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再叠前韵》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黄景仁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吴下”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江南
    • C. 吴地
    • D. 北方
  3. “金尽岂忧才共尽”中的“金”指的是什么?

    • A. 金属
    • B. 财富
    • C. 金钱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再叠前韵》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情感的诉说,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两者在意象运用上都有着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黄景仁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