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娇红深倚翠云团,髣髴三生吴綵鸾。诗眼顿惊春富贵,雨侵衫袖不知寒。
白话文翻译:
娇艳的红花倚靠在翠绿的云团上,仿佛是三生三世里那只美丽的彩鸾。诗中的意象令我惊叹春天的富贵,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袖,却让我感觉不到寒意。
注释:
- 娇红:形容花的颜色鲜艳娇美。
- 倚翠云团:形容花倚靠在绿色的云团上,寓意花的娇嫩与云的轻柔。
- 髣髴:形容似乎、仿佛的样子。
- 三生吴綵鸾:典出《红楼梦》,指的是美丽的彩鸾,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 诗眼:诗中的精华或关键之处。
- 顿惊:突然感到惊讶。
- 春富贵:象征春天的繁荣与富饶。
- 雨侵衫袖:雨水打湿了衣袖,表现了环境的变化与诗人的感受。
典故解析:
“吴彩鸾”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事物。此处借用“吴彩鸾”作为美丽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主要以咏物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在花丛中游览,受到春天景色的激发,表达对春天美好与富贵的赞美。
诗歌鉴赏:
《次韵牡丹 其二》以牡丹为主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富贵。首句“娇红深倚翠云团”将红花与绿色的云团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的画面感。接下来的“髣髴三生吴綵鸾”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借用美丽的彩鸾,突出了花的娇艳与超凡脱俗的气质。第三句“诗眼顿惊春富贵”则显示出诗人在欣赏这些美景时的惊叹与感动,仿佛通过诗歌的眼睛看到了春天的繁荣与富贵。最后一句“雨侵衫袖不知寒”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春天雨水的感受,尽管衣袖被雨水打湿,但诗人的内心却是温暖的,这种反差让整个诗歌更显生动。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娇红深倚翠云团:描绘花的艳丽与柔美,生动地展现出花的姿态。
- 髣髴三生吴綵鸾:通过比喻,让人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 诗眼顿惊春富贵:表达诗人对美的惊叹,蕴含了诗意的深度。
- 雨侵衫袖不知寒:情感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吴彩鸾,提升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娇红”、“深倚”等表现花的姿态。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娇红:象征美丽与生命力。
- 翠云:代表春天的自然与生机。
- 春富贵:象征繁荣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美丽的春天
- C. 离别
-
“吴彩鸾”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丑陋
- B. 美丽
- C. 忧伤
-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方岳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以自然为题材,但方岳更注重花的细腻描写,而白居易则关注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辞典》
- 相关诗歌研究论文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