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午》
时间: 2025-01-17 10:4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元日午
雨馀赤日尚如炊,
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
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
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
焚香清坐读唐诗。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的中午,红日依旧像在煮炊饭一样,
亭子的阴影在正午时分也不肯移动。
蜜蜂飞过却没有花朵可采,粮食的路断绝了;
蚂蚁行进却被水阻隔,无法归巢。
今天是中元节,
天气竟然比初伏时还要热。
小花园里追寻一丝凉意,却仍然感到酷热,
我点燃香烛静坐在这里读唐诗。
注释:
- 赤日:指红色的太阳,形容炎热的天气。
- 亭午:正午时分。
- 青阴:指树阴或亭子下的阴凉处。
- 蜂过无花绝粮道:蜜蜂经过却没有花可采,说明缺乏食物。
- 蚁行有水遏归师:蚂蚁行走却因水流而无法回家。
-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 初伏:指夏季的初伏天,通常很热。
- 小圃:小花园。
- 焚香清坐:点燃香烛静坐,表示一种清静和安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他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中元节这一传统节日,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环境与个人感受,反映了当时的天气与生活状况。中元节通常与祭祖和驱邪祈福有关,诗中却透出一丝清淡的孤寂与对自然的观察。
诗歌鉴赏:
《中元日午》是一首描写天气与节日氛围的诗,杨万里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炎热夏季的午后,以及节日的宁静氛围。诗的开头“雨馀赤日尚如炊”,写出了雨后天晴时的炎热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阳光的热度,仿佛在炊煮一般。接着,诗人描绘了亭子下的阴凉,却不肯移动的状态,暗示了大自然的惬意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蜜蜂与蚂蚁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存困境:蜜蜂没有花可采,蚂蚁因为水流无法归家,营造出一种寂静又略显无奈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节日的冷清,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反讽的意味,尽管是中元节,天气却异常炎热,让人倍感压迫。诗人最终选择在小花园中点香静坐,阅读唐诗,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寻找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馀赤日尚如炊:雨后天气仍然炎热,有如在煮炊,描绘出夏天的酷热。
- 亭午青阴不肯移:正午时分,阴凉处也不愿意移动,展现出宁静的环境。
- 蜂过无花绝粮道:蜜蜂飞过却没有花朵,粮食来源断绝,暗示自然界的困境。
- 蚁行有水遏归师:蚂蚁在水流中无法归家,进一步强调生活的艰难。
- 今朝道是中元节:今天是传统节日中元节,时间的标记。
- 天气过于初伏时:天气比初伏时还要热,反映出节日的异样感。
- 小圃追凉还得热:小花园里追求凉意,却仍然感到热,表现出对舒适的渴望。
- 焚香清坐读唐诗:点香静坐阅读唐诗,展现出诗人的内心宁静与文化修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赤日比作炊,形象生动。
- 对仗:如“蜂过无花”、“蚁行有水”,对比鲜明。
- 拟人:亭午青阴不肯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中元节日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在炎热的夏日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象征炎热、压力。
- 青阴:象征宁静、庇护。
- 蜂与蚁:象征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表现困境与无奈。
- 中元节: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祭祀和思念的情感。
- 焚香:象征宁静与清雅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元节
- C. 重阳节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寻找内心的宁静?
- A. 游山玩水
- B. 点香静坐
- C. 参加聚会
-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态是?
- A. 阴雨绵绵
- B. 炎热如炊
- C. 风和日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晚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中元日午》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诗在夏季的描写上都展现了炎热的气候与个人的情感,但李清照更偏向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杨万里则更注重自然的观察与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