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为黄砚北题素舫小影即送其之官山右》

时间: 2025-01-14 02:26:36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

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
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
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
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
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
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白话文翻译:

抛弃了那残留的蝴蝶梦,正当娇嫩的黄莺在啼叫。
我悄然地靠在东风中,恰似闲适无比。
面对花枝,仿佛是如玉的人的面庞如花,
浑然不知,春天就在那香帕底下。
飞翔的野鸭萦绕着别情,黄九的词工,
写下的乌丝字句依然绮丽。
在古老的旗亭歌唱,拍打着玲珑的音韵,
有一曲在阑干上演绎了十二次。
难道是那兰花因缘而成的渺小天涯,
算得上是那影中前身的絮泥,谁又能记得呢?

注释:

  • 蝶梦:指梦境中与蝴蝶相关的美好幻想,常用以比喻春天的美好时光。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帕罗香底:指香帕底下,暗示春天的芬芳气息。
  • 飞凫:野鸭,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黄九:指一位擅长作词的人,可能为虚构的人物。
  • 古旗亭:古老的亭子,象征着历史和传统的回忆。

典故解析:

  • 蝶梦:出自庄周的“庄周梦蝶”,意为梦中化为蝴蝶,象征自由自在的状态。
  • 兰因:兰花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古代文人常常以兰花自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祥河,清代诗人,生活于政治动荡的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祥河为黄砚北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惜别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极具韵律美和抒情性的诗作,张祥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开篇的“抛残蝶梦”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境界,随即以“娇莺啼起”引入生动的春日气息,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对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更隐喻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面如花”的意象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和谐美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飞凫萦别思”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牵绊。结尾的反思“莫是证兰因渺天涯”,则更增添了一层哲理的深度,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既有美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共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抛弃残留的美梦,正在春天的黄莺欢唱。
  2. 悄向东风等閒倚:我轻轻地倚靠在东风中,显得无所事事。
  3.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对着花枝,仿佛看到如玉的人面容如花般美丽。
  4. 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不知不觉中,春天的气息在香帕底下弥漫。
  5. 飞凫萦别思:飞翔的野鸭带来离别的思念。
  6. 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黄九擅长作词,他写下的字句依旧绮丽动人。
  7.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在古老的旗亭中歌唱,声音在回响中显得玲珑悦耳。
  8. 有一曲阑干十二:有一首曲子在栏杆上演绎了十二遍。
  9. 莫是证兰因渺天涯:难道是兰花的因缘使我感到渺小的天涯。
  10. 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在影子中,我的前身如絮泥般,谁又能记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人比作美丽的花,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春天与自然景物似有情感,使诗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飞凫萦别思”与“黄九词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美丽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反思,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梦:象征梦境与美好时光的追求。
  • :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兰花:象征高洁与友情的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凫”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鸽子
    B. 野鸭
    C. 鹰
    D. 麻雀

  2. “抛残蝶梦”中的“蝶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幻想
    C. 过去的回忆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通过“飞凫”、“别思”等意象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张祥河的《洞仙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以春天的美景引发情感,后者则通过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