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和大司农韵》

时间: 2025-01-19 17:56:59

秋水轻帆忆此过,故园一卧任蹉跎。

江山乱后重为客,蒲柳新时又渡河。

柔屋几家晨爨少,桃花三月晚潮多。

十年筑舍空民力,忍听劳劳鸿雁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黄河和大司农韵
作者:孟亮揆 〔清代〕

秋水轻帆忆此过,
故园一卧任蹉跎。
江山乱后重为客,
蒲柳新时又渡河。
柔屋几家晨爨少,
桃花三月晚潮多。
十年筑舍空民力,
忍听劳劳鸿雁歌。

白话文翻译

在秋水轻荡的河面上,回忆着曾经的过往;
在故乡的床上,任凭岁月的流逝。
国家动荡后我又成了流浪者,
在新的时光下又一次渡过黄河。
清晨的几户人家,炊烟正少,
三月的桃花,晚潮正涌动。
十年来辛苦建房却让百姓疲惫,
忍不住听着那些鸿雁的悲歌。

注释

  • 轻帆:轻盈的帆船。
  • 蹉跎:形容时间的流逝和虚度。
  • 江山乱后:国家动乱之后的时局。
  • 蒲柳:指蒲和柳树,象征柔弱的事物。
  • 晨爨:早晨的炊烟。
  • 桃花三月:桃花盛开的三月,象征春天的美好。
  • 劳劳鸿雁歌:鸿雁在空中鸣叫,象征离别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亮揆,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传统诗歌的影响,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身处乱世,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沉重与无奈。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局的反思,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秋水轻帆忆此过”,设定了秋日的意境,轻舟荡漾在水面上,令人想起往昔的种种。诗人通过“故园一卧任蹉跎”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仿佛在沉思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

“江山乱后重为客”一句,揭示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孤独,感受到家国的破碎与离散。接下来的“蒲柳新时又渡河”则表现了诗人虽身在乱世,依旧努力追求新生与希望的情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借助“桃花三月晚潮多”和“十年筑舍空民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对时代的敏感,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最后一句“忍听劳劳鸿雁歌”,不仅描绘了孤雁的哀伤,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轻帆忆此过:秋天的水面上轻盈的帆船让人想起曾经的日子。
  2. 故园一卧任蹉跎:在故乡的床上,任由时间的流逝。
  3. 江山乱后重为客:国家动乱后,我又成了流浪者。
  4. 蒲柳新时又渡河:在新的时光下,我再次渡过黄河。
  5. 柔屋几家晨爨少:清晨几户人家的炊烟稀少。
  6. 桃花三月晚潮多:三月桃花开时,晚潮涌动。
  7. 十年筑舍空民力:十年来辛苦建房,却让百姓疲惫。
  8. 忍听劳劳鸿雁歌:忍不住听鸿雁的悲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水轻帆”,将帆船比作轻盈的心情。
  • 对仗:诗中对称句式如“晨爨少”和“晚潮多”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鸿雁的鸣叫赋予情感,表现离愁别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动乱时代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诗人的心境在流动的水面上、在轻盈的帆船中、在悲鸣的鸿雁中不断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思念。
  • 轻帆:代表着自由与回忆。
  • 蒲柳:象征柔弱与新生。
  • 桃花: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 鸿雁:离别与思乡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风光
    B. 思乡与时代感慨
    C. 友情
    D. 战争

  2.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和平与安宁
    C. 友谊
    D. 财富

  3. 诗中“十年筑舍空民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希望
    B. 对百姓的同情与忧虑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D. 对家庭的关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反映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本诗同样描绘了时代动荡中的个人情感,但《登高》更强调壮阔的诗境,而《渡黄河》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