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学画竹赞心斋先生家藏》
时间: 2025-01-01 11:09: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先生,性正直。
靖国难,躬戮力。
族不辞,死何惜?
剖吾心,割吾舌。
身可烹,心难折。
炳今古,耀史册。
展画竹,泪痕湿。
两三竿,五六尺。
挺贞姿,效贞节,
疏乔枝,翻密叶,
岁寒松,同春柏,
起英风,凌霜雪。
顾此君,人悲切。
白话文翻译:
方先生为人正直,在国家危难时,他全力以赴,毫不退缩。即使家族受到牵连,他也毫不在意,死又何所惜呢?我宁愿剖开内心,割掉舌头。身子可以被烹煮,但内心的坚持却难以动摇。历经今古,流芳百世。如今展现的画竹,泪痕湿润。那竹子两三竿,高五六尺,挺拔的姿态,象征着君子的贞节;疏朗的枝叶翻飞,密集的叶片交错,像那松树在寒冬,柏树迎春。它们迎风起舞,凌驾于霜雪之上。看着这位君子,我不禁感到悲切。
注释:
- 方先生:指的是方正学,诗中的主人公。
- 靖国难:指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
- 躬戮力:亲自出力,形容不辞辛苦地为国效力。
- 剖吾心,割吾舌:象征着内心的坦诚与对真理的坚持。
- 炳今古:光辉照耀古今,形容其名声流传。
- 展画竹:指方先生的画作,表达了对方先生的敬仰和感慨。
- 岁寒松,同春柏:松树与柏树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纕,清代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志向与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借助对方先生的描写,表达对忠臣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方正学的赞美,展现了忠贞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诗中以“竹”作为重要意象,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正如方先生在国家危难时的表现。诗人用“展画竹,泪痕湿”来表达自己对方先生的敬仰和感动,情感真挚,令人在阅读时感同身受。
此外,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身可烹,心难折”,强调身体的脆弱与内心坚定之间的强烈对比,突显出方先生的高尚品质。最后,通过“岁寒松,同春柏”进一步深化了竹子所代表的志节和品德,带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自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交代方先生的性格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 中间几句表达对方先生的敬仰与内心的情感挣扎。
- 最后几句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出忠贞不屈的志向。
-
修辞手法:
- 对比:如“身可烹,心难折”,彰显出内心的坚定与外在的脆弱。
- 象征:竹子象征了高洁的品格,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方正学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屈精神的钦佩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高洁、不屈的品格,代表忠臣的气节。
- 松柏:象征坚韧不拔,寓意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信念。
- 泪痕:表达诗人对方先生深切的敬仰与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先生在国家危难时采取了什么行动?
- A. 逃避
- B. 躬戮力
- C. 只顾自己
- D. 背叛
-
诗中竹子象征什么?
- A. 软弱
- B. 高洁
- C. 平凡
- D. 胆怯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by 郑燮
- 《梅花》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郑燮的《竹石》同样通过竹子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二者皆体现了对品德的追求与赞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竹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