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时间: 2025-01-04 09:49: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作者:苏辙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因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避暑的情景。雨后如倾,阳光照射下来反而更热。书卷沾染了汗水,岩石上的藤萝令人遐想。幸好庙宇宁静,可以容纳一些世俗的客人。老年人无所谓,年轻人也能融洽相处。道教的胜境与世俗相接,禅宗的迷惑时常受到批评。清凉的气息排遣了烦恼,酷暑散去,身体的沉疴也随之消散。古老的树木撑开大帐,鸟儿巧妙地唱着歌。桃花香气扑鼻,成熟的瓜果裹在青色的罗布中。饭菜细腻,入口滑爽,刚冲泡的茶水温暖了肚子。谈笑间自然流露出轻松的愉悦,吃饱了就更无其他的想法。享受这适意的时光,之后的游玩又该如何呢?住在附近的官员,田野也助长了清澈的波光。夕阳照耀着疏落的柳树,微风拂动着满塘的荷花。乘舟而行,偶尔的小雨也可试试渔具。
注释
- 如泻:如同倾泻而下,形容雨势很大。
- 簿书:指薄的书籍,作者可能是在读书时汗水沾湿。
- 岩石思藤萝:岩石上生长的藤萝,给人以清凉和雅致的感觉。
- 老郎、公子:老年人和年轻人,表示不同年龄层的交往。
- 清凉生绝念:清凉的环境使得烦恼消失。
- 古木便张幄:古老的树木形成天然的遮阴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潇湘居士,北宋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苏轼之弟。他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尤其以豪放的个性和广博的知识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盛夏时节,诗人陪伴友人杜充、张恕在鸿庆宫避暑。此时正值酷暑,雨后湿气重,但庙宇静谧,适合消暑和交友。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生动地描绘了盛夏避暑的惬意与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以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开篇即以“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揭示了夏季气候的极端变化,接着引入个人感受,书籍因汗水而沾湿,暗示了在热气中对清凉的渴望。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庙宇的安静和友人的欢聚,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态度,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诗中多次提到自然的清凉,“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赖,正是这种清凉的环境让人忘却烦恼,恢复身心的宁静。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丰盛的饭菜和轻松的谈话,传达了与友人相聚的乐趣,呈现出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古木、鸣禽、桃香等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避暑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后雨如泻:描写天降大雨,营造出一种湿润的气氛。
- 晴来热更多:雨后放晴,气温升高,突出酷暑的感觉。
- 簿书沾汗垢:在闷热中读书,汗水弄湿了书籍,表现出诗人的辛劳。
- 岩石思藤萝:岩石间的藤萝让人联想到清凉的环境,渴望自然的慰藉。
- 赖有祠宫静:庙宇的宁静给人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 时容俗客过:适合接待世俗的客人,展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
- 老郎无不可:年长者与年轻人都能相处融洽,表现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 道胜还相接:道教的境界与世俗相交,描绘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雨如泻”来形容雨势之大,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鸣禽巧当歌”,赋予鸟类以人性,使自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一种豁达、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凉:象征消暑与心灵的宁静。
- 古木:代表自然的厚重和历史的积淀。
- 鸣禽: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桃香:寓意甜美的生活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避暑地点是哪个?
- A. 庙宇
- B. 山顶
- C. 河边
- D. 草地
-
诗中哪一项描绘了夏天的气候变化?
- A. 雨后更热
- B. 风和日丽
- C. 刺骨寒风
- D. 冬雪纷飞
-
诗中提到的“老郎”与“公子”分别指代什么?
- A. 老年人与年轻人
- B. 官员与平民
- C. 文人和诗人
- D. 商人和农民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苏辙的《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但苏辙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孤独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