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玩月寄适唐氏姑母沈太夫人》
时间: 2025-01-17 09:3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慈颜暌隔几经秋,
秋月重圆万象幽。
银汉冲霄横玉宇,
金波炫彩射琼楼。
迟来雁信频遥盼,
怕对蟾光照别愁。
翘羡膝前兰桂绕,
承欢犹忆比儿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姑母的思念与祝福。慈爱的面容在岁月中久别重逢,时光流转,秋月依旧圆满,令人感到万物的幽静。天空中银河横跨,光芒照耀着美丽的楼阁。雁信来得迟,令人频频遥望,生怕面对明亮的月光会勾起离别的愁绪。诗人在羡慕身边的兰桂环绕时,仍然怀念曾经的欢聚时光,思念姑母的情感在心中萦绕。
注释
- 慈颜:慈祥的面容。
- 暌隔:离别、分隔。
- 银汉:指银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 金波:形容月光的辉煌。
- 琼楼:精美的楼阁,这里比喻美好的景象。
- 雁信:指鸿雁传来的消息。
- 蟾光:月光,因月亮像蟾蜍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浓厚的家庭情感和自然美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节时创作的,正值月圆之际,诗人通过月亮寄托对远方姑母的思念之情。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和自然景色,传达出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亲情的深刻思念。开头两句“慈颜暌隔几经秋,秋月重圆万象幽”以温柔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姑母的相隔时光,借助秋月的圆满来表达对姑母的思念。接下来的“银汉冲霄横玉宇,金波炫彩射琼楼”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诗中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迟来雁信频遥盼,怕对蟾光照别愁”则写出了对消息的渴望和对离别的忧伤,雁信象征着远方的联系,而对月光的恐惧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最后两句“翘羡膝前兰桂绕,承欢犹忆比儿不”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尽管身边的环境依旧美好,但却难以填补内心的空缺。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亲情的思念,形成一种动人心弦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慈颜暌隔几经秋:慈爱的面孔已经隔了好几个秋天,表达了对姑母的思念。
- 秋月重圆万象幽:秋天的月亮再次圆满,万物显得幽静,暗示时光流逝后的宁静与美好。
- 银汉冲霄横玉宇:银河高悬,犹如玉宇一样的广阔,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
- 金波炫彩射琼楼: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华丽的楼阁上,展现出一种璀璨的夜景。
- 迟来雁信频遥盼:传来的鸿雁信件来得很晚,诗人频频盼望,表达了思念之情。
- 怕对蟾光照别愁:害怕在月光下看到离别的忧愁,表露出内心的复杂感受。
- 翘羡膝前兰桂绕:羡慕身边兰花与桂花的环绕,带有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承欢犹忆比儿不:仍然记得曾经的欢聚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汉”比喻银河,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波炫彩射琼楼”与“银汉冲霄横玉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雁信、兰桂等意象,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祝愿,反映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秋月:象征团圆与思念,体现出中秋节的主题。
- 雁信:象征远方的联系与思念,表现出诗人对姑母的关切。
- 兰桂:象征美好与和谐,代表着诗人对于身边环境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汉”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银河
C. 远方的雁信
D. 美丽的楼阁 -
“慈颜暌隔几经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思念
C. 失落
D. 恐惧 -
诗人如何看待周围的自然环境? A. 感到厌倦
B. 充满欣赏与羡慕
C. 无所谓
D. 觉得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思念兄弟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亲人的思念,主题相近。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亮为载体,表达思乡情,手法与情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沈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