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嘉川道中寄周正孺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 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 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 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
白话文翻译: 春天草木茂盛之后,山川在雨过天晴时。 美景常常满眼都是,尽管疲惫也不敢忘记写诗。 过去的爱好依旧如此,如今飘零的我又与谁相比。 怎比得上在画堂之上,天天聆听新的词曲。
注释:
- 嘉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旅行途经之地。
- 周正孺:诗人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 清佳:清新美好。
- 衰倦:疲惫衰老。
- 好尚:爱好,喜好。
- 飘零:比喻生活不安定,四处漂泊。
-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这里指舒适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可能是文同在旅途中寄给友人周正孺的,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同旅途中,可能是他在嘉川道中欣赏到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后,感慨万千,遂寄诗给友人周正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清佳常满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喜爱。尽管感到“衰倦”,诗人依然“敢忘诗”,显示了他对诗歌的执着。后两句通过对“飘零”与“画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描绘了春天草木茂盛,山川在雨后的清新景象。
- “清佳常满目”: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喜爱。
- “衰倦敢忘诗”:尽管感到疲惫,诗人依然坚持写诗。
- “好尚旧若此”:表明诗人对诗歌的爱好始终如一。
- “飘零今比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
- “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通过对“飘零”与“画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飘零”比喻生活不安定,四处漂泊。
- 对比:“飘零”与“画堂”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草木、山川: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 清佳:象征清新美好的景色。
- 飘零:象征不安定和漂泊的生活。
- 画堂:象征舒适和安定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佳常满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诗歌创作 C. 安定生活 D. 漂泊生活 答案:A
-
“衰倦敢忘诗”中的“敢忘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诗歌的厌倦 B. 对诗歌的执着 C. 对诗歌的忽视 D. 对诗歌的无奈 答案:B
-
诗中“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美景 B. 诗歌创作 C. 安定生活 D. 漂泊生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至村家》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山水田园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等。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文同的诗更多地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所有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