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贡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书增郡国贡士员沪增》

时间: 2025-01-01 16:25:25

皎日中天万国明,恢恢贤路庆端平。

月正元日下书诏,二十六人登姓名。

西泽射陈狸首节,东廉歌奏鹿鸣声。

谬侯何幸身为驾,要示周行玉女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日中天万国明,
恢恢贤路庆端平。
月正元日下书诏,
二十六人登姓名。
西泽射陈狸首节,
东廉歌奏鹿鸣声。
谬侯何幸身为驾,要示周行玉女成。

白话文翻译:

在皎洁的阳光下,万国都显得明亮,
通往贤者的道路宽广,庆祝端平年。
在元旦的月光下,发布了诏书,
二十六人登上了名单。
西边的泽水中,射杀了陈狸的首节,
东边的清廉之地,歌声奏响了鹿鸣。
谬侯何其幸运能成为统治者,
这正是要显示周天的女神成就。

注释:

  • 皎日:明亮的太阳。
  • 中天:正中天,太阳正高。
  • 贤路:指贤人的道路,寓意为仕途。
  • 端平:指的是宋代端平年间(公元1234年)。
  • 书诏:发布的诏书,通常是官方的文告。
  • 二十六人:指参加科举考试并中选的贡士人数。
  • 西泽:指西边的水泽。
  • 射陈狸:可能指一种射猎的活动。
  • 鹿鸣:古代乐曲,象征和谐与富饶。
  • 谬侯:特指当时的统治者,谬指的是侥幸或意外的意思。
  • 周行:周天,古代神话中天上的女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梦阮,号子晦,北宋末至南宋初期的诗人、政治家。他以诗名闻名,尤其以描写社会风俗和个人情感著称。其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平元年,正值宋代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诗中记录了当年科举考试的隆重场面,表达了对新一届贡士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开篇以“皎日中天万国明”描绘了一个光明璀璨的日子,象征着国家繁荣和士子们的希望。接着提到“贤路”,表明科举考试是通往仕途的途径,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求。

“月正元日下书诏,二十六人登姓名”则是诗的高潮,元日的发布诏书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与希望的启程,而二十六位贡士的名字则代表着一批新生力量的崛起。诗中提及的“西泽射陈狸首节”和“东廉歌奏鹿鸣声”则赋予了诗歌一种生活气息和时代背景,展现了士子们在丰饶的土地上努力拼搏的景象。

结尾“谬侯何幸身为驾,要示周行玉女成”回归到对统治者的祝福与期望,体现了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憧憬,强调了统治者在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描绘新年新气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皎日中天万国明: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象征国家的繁荣。
  2. 恢恢贤路庆端平:贤者的道路宽广,象征着对贤才的重视与期待。
  3. 月正元日下书诏:元旦的夜晚发布诏书,象征着新一年的开端。
  4. 二十六人登姓名:指今年科举考试中有26人中选,意味着新生力量的崛起。
  5. 西泽射陈狸首节:描绘了在西边的水泽中进行狩猎的场景。
  6. 东廉歌奏鹿鸣声:讲述东边的清廉之地传来鹿鸣的乐声,象征和谐。
  7. 谬侯何幸身为驾:赞美统治者的幸运与身份。
  8. 要示周行玉女成:强调统治者应展现出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明的太阳比喻为国家的繁荣。
  • 对仗:如“西泽射陈狸首节,东廉歌奏鹿鸣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月亮、阳光、鹿鸣等意象均承载着美好的愿景和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新年的祝贺与对贡士们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皎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贤路:象征仕途与人才的期盼。
  • 月正:象征新的开始。
  • 鹿鸣:象征和谐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十六人”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贡士
    • C. 官员
  2. “皎日中天万国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兴奋
    • C. 希望
  3. 诗中提到的“鹿鸣”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和谐
    • C. 竞争

答案:

  1. B. 贡士
  2. C. 希望
  3. B. 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与魏了翁的《沪贡士二十人》所表现的希望与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