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矣东墙绿萼梅,
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
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
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簷破袄犹藏箧,
明日焚黄只益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思念与苦闷。诗人见到东墙上的梅花,想到儿时母亲对他的教诲;若母亲知道他如今的期盼,不知会感到怎样的心痛。三十四年过去了,承受的苦难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千万种念头也比不上灰烬。破旧的衣服仍然藏在箱子里,明天焚烧那些旧物只会更加悲哀。
注释
- 久矣:很久了,表示时间的漫长。
- 东墙绿萼梅:东墙上长着梅花,绿萼指梅花的新芽。
- 双桂:指西墙上的两棵桂树。
- 风摧:风吹打,意指桂树遭受风的摧残。
- 儿时我母教儿地:指儿时母亲教导孩子的情景。
- 何限罪:无尽的罪苦。
- 百千万念不如灰:心中无数念头似乎都是无用的,最终化为灰烬。
- 曝簷破袄:破旧的衣服在屋檐下晾晒着。
- 焚黄只益哀:焚烧旧物只会增添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载,清代诗人,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其诗歌常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母亲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母爱的渴望与思念。
诗歌鉴赏
《到家作》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怀念与人生苦痛的反思。开头两句描绘了东墙梅花与西墙桂树的景象,透过自然景物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梅花与桂树作为传统文化中象征的植物,分别代表清雅与高洁,而诗人在此时的情感却是无奈与悲戚。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直白地表达了母亲的教诲与自己对母亲的期望,若母亲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否会感到心痛。这里不仅表现了思念之情,更显示出对母爱的渴望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后三句则是对自身经历的沉痛反思,三十四年的岁月似乎只是在不断地承受罪苦,心中诸多的念头最终归于无用的灰烬,透露出深重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引入,逐步深入个人情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亲情的渴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矣东墙绿萼梅: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已久,通过东墙的梅花引发情感。
- 西墙双桂一风摧:桂树在风中受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 儿时我母教儿地:回忆起母亲的教诲,展现了亲情的温暖。
- 母若知儿望母来:想象母亲若能感知儿子的思念,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 三十四年何限罪:表达了漫长岁月中所承受的苦难。
- 百千万念不如灰:心中复杂的思绪最终化为无用的灰烬,显露了内心的空虚。
- 曝簷破袄犹藏箧:破衣服仍在,象征着过去的种种无法抛弃。
- 明日焚黄只益哀:对旧物的焚烧并不能带来解脱,反而更添悲哀。
修辞手法
- 对比:梅花与桂树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苦痛的对立。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得思念更加深刻。
- 比喻:心中念头比作灰烬,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绝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母爱的怀念与人生苦痛的描绘,探讨了亲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情感基调深沉而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常用于表达对母爱的怀念。
- 桂树:象征友谊和团圆,但在此则暗示人生的脆弱。
- 灰烬:象征消逝与无奈,反映内心的绝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墙种植了哪种植物? A. 竹子
B. 梅花
C. 栗树
D. 桃花 -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心中的复杂思绪? A. 雾霭
B. 灰烬
C. 泪水
D. 风沙 -
诗人是对谁表达思念之情? A. 朋友
B. 母亲
C. 爱人
D. 自己
答案
- B. 梅花
- B. 灰烬
- B. 母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自然景物引发对亲人的思念,但感情更为沉重与无奈;而钱载的《到家作》则更注重展现对母爱的追忆与人生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