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林佛阁次韵》

时间: 2025-01-17 09:42:34

曳杖陟高阁,登临思渺然。

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

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

倚阁怅今昔,余恨付吟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宝林佛阁次韵 黄庚 〔宋代〕 曳杖陟高阁,登临思渺然。 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 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 倚阁怅今昔,余恨付吟篇。

白话文翻译:

我拖着拐杖登上高高的佛阁,站在上面思绪飘渺。 我的闲暇时光空度了岁月,老眼所见不过是几处山川。 夕阳照耀着秋天的水边,飞帆在暮色中显得湿润。 我靠在阁楼上,感慨今昔,将余下的遗憾寄托在吟咏的诗篇中。

注释:

  • 曳杖:拖着拐杖。
  • 陟:登。
  • 渺然:思绪飘渺。
  • 闲身:指自己闲暇的身体。
  • 空岁月:指时间白白流逝。
  •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
  • 落照:夕阳的光辉。
  • 秋浦:秋天的水边。
  • 飞帆:指船帆。
  • 湿暮烟:暮色中的烟雾显得湿润。
  • 怅今昔:感慨今昔的变化。
  • 余恨:剩下的遗憾。
  • 吟篇:吟咏的诗篇。

诗词背景: 黄庚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深刻体会。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闲身空岁月”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间白白流逝的无奈和遗憾。而“老眼几山川”则进一步以老者的视角,描绘了所见山川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沧桑感。最后两句“倚阁怅今昔,余恨付吟篇”,诗人将内心的感慨和遗憾寄托于诗篇,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深情。

诗词解析:

  • 首句“曳杖陟高阁,登临思渺然”,通过“曳杖”和“陟高阁”的动作,描绘了诗人登高的情景,而“思渺然”则表达了诗人登高后的思绪飘渺。
  • 第二句“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通过对“闲身”和“老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所见景物的描绘。
  • 第三句“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通过“落照”和“飞帆”的意象,描绘了夕阳下的水边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最后一句“倚阁怅今昔,余恨付吟篇”,诗人将内心的感慨和遗憾寄托于诗篇,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帆湿暮烟”中的“湿”字,比喻了暮色中烟雾的湿润感。
  • 拟人:如“闲身空岁月”中的“空”字,拟人化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中的“闲身”与“老眼”,“空岁月”与“几山川”形成了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并将这种感慨寄托于诗篇。

意象分析:

  • 曳杖:象征着诗人的老态和行动的不便。
  • 高阁:象征着高远和超脱。
  • 落照:象征着夕阳和时间的流逝。
  • 飞帆:象征着远行和变迁。
  • 湿暮烟:象征着暮色和朦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闲身空岁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的流逝 B. 山川的变迁 C. 人生的无常 D. 自然的美丽

  2. 诗中“飞帆湿暮烟”中的“湿”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诗的最后一句“倚阁怅今昔,余恨付吟篇”表达了诗人将什么寄托于诗篇?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变迁的遗憾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景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黄庚的《登宝林佛阁次韵》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但黄庚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作品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