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桐城至黄州道中杂诗》

时间: 2025-01-17 10:02:18

不是饥驱迫,中途亦可归。

传来三楚信,才解万山围。

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

北风吾畏汝,吹作雪花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是饥驱迫,中途亦可归。
传来三楚信,才解万山围。
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
北风吾畏汝,吹作雪花飞。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因为饥饿的驱使,我在路途中也可以返回。
传来了三楚的消息,才解开了万山的围困。
野外空旷,栖息的乌鸦飞得急促,山峰高耸,雁群稀少。
北风我害怕你,你吹来雪花四处飞舞。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楚:指楚国的三个地区,泛指楚地。
  • 万山围:形容山势重重,阻隔了出路。
  • 野旷:形容野外宽阔空旷。
  • 栖乌:栖息的乌鸦。
  • 过雁稀:形容大雁飞过时稀少。
  • 北风:指冬季的北风,通常伴随寒冷的天气。

典故解析:

  • 三楚:古代楚国的地理概念,象征着南方的故乡。
  • 万山围:常见于古代诗词,表示山脉重重,形象化地表达出行路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江,清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旅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感悟。在北风呼啸的冬季,诗人身处荒野,情绪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自然的威力。开头两句指出,归途并非因饥饿所迫,而是出于心灵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的“传来三楚信”则引出了与故土的情感联系,似乎一封信便能跨越万山的阻隔,令人倍感温暖。

“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又冷清的自然环境,乌鸦的急促飞翔与稀少的大雁相互呼应,增添了诗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北风吾畏汝,吹作雪花飞”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北风的威力,雪花飞舞的意象不仅增强了冬季的寒冷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惧怕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蕴含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是饥驱迫,中途亦可归。
    表达了诗人并非因饥饿而急于归家,反而是出于内心的归属感。

  2. 传来三楚信,才解万山围。
    三楚的消息让诗人感受到与故乡的联系,从而消除了对旅途艰辛的惧怕。

  3. 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
    通过描写空旷的野外与飞翔的乌鸦、稀少的雁群,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丽的意境。

  4. 北风吾畏汝,吹作雪花飞。
    北风的冷冽让诗人感到害怕,雪花的飞舞象征着寒冷的季节,增加了诗的动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北风被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出一种惆怅的情感与对归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孤独与凶兆。
  • 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归去。
  • 北风:象征着寒冷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三楚”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雨水
    • D. 阳光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情感?

    • A. 爱情
    • B. 思乡
    • C. 友情
    • D. 亲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晓》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晓》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内心的宁静,而李白的《静夜思》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与潘江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来引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潘江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潘江的《自桐城至黄州道中杂诗》及其蕴含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