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难》

时间: 2025-01-01 12:48:40

锦被暖麝鸳鸯。

银屏梦入横塘。

相招江景暮。

采莲歌韵苦。

与君南浦别,柳丝长。

红药色。

朱栏侧。

钗头交胜燕双双。

音信寂,经时隔。

伤心怕有人知。

待得黄昏月,却是愁时节,独归去,掩香扉。

花路钥,情迷著,阑干风起彩云飞。

意思解释

离别难

作者: 陈洵 〔清代〕


原文展示

锦被暖麝鸳鸯。
银屏梦入横塘。
相招江景暮。
采莲歌韵苦。
与君南浦别,
柳丝长。
红药色。
朱栏侧。
钗头交胜燕双双。
音信寂,经时隔。
伤心怕有人知。
待得黄昏月,
却是愁时节,
独归去,
掩香扉。
花路钥,
情迷著,
阑干风起彩云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情境。温暖的锦被和香气四溢的鸳鸯,让我梦中回到那条横塘。夕阳西下,江边的景色依然迷人,但采莲的歌声却透出几分苦涩。与君在南浦相别,柳丝如垂,恰似我心中的愁苦。红色的花朵在朱栏旁盛开,仿佛在诉说我们的离情别绪。钗头的交错如同燕子双双归来,音信却如同隔世一般寂静。心中难免伤感,却又不愿让他人知晓。待到黄昏明月升起,却是愁苦的时节,我独自返回,轻轻掩上香扉。花路上的钥匙,让我沉醉其中,阑干上的风起,彩云飞扬,仿佛在诉说着我内心的迷惘与无奈。


注释

  • 锦被: 用锦缎做的被子,象征温暖和奢华。
  • 鸳鸯: 雌雄成双的水鸟,常用以比喻美好的爱情。
  • 银屏: 这里指的是屏风,常用来隔断空间,营造私密环境。
  • 南浦: 指的是南方的渡口,寓意分别的地方。
  • 柳丝长: 柳丝摇曳,象征依依惜别的情感。

典故解析

  • 采莲: 采莲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表达爱情的象征,既有快乐的意义,也有离别的苦涩感。
  • 钗头燕双双: 此处用燕子作为比喻,象征着恋人之间的情感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情感细腻,作品多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创作背景

《离别难》创作于作者与爱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留恋与离别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

《离别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无奈。开头部分,诗人用“锦被暖麝鸳鸯”勾勒出温馨的场景,仿佛是在描绘与爱人共享的美好时光。接着,通过“银屏梦入横塘”传达出梦中对往日的渴望与怀念。诗中“与君南浦别,柳丝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柳丝轻拂的情景,深刻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

此外,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孤独。尤其在“待得黄昏月,却是愁时节”,诗人将离别的愁苦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得离别的感觉愈加深刻。

整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离别的无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被暖麝鸳鸯: 描述温暖的生活环境,暗示曾经的美好。
  • 银屏梦入横塘: 通过屏风的意象,表达对梦境和现实的交错思考。
  • 与君南浦别,柳丝长: 柳丝象征离别,表现出浓厚的思念之情。
  • 伤心怕有人知: 表达了内心的脆弱,害怕他人知晓自己的伤痛。

修辞手法

  • 比喻: “锦被”、“鸳鸯”比喻爱情的美好与温暖。
  • 拟人: 柳丝似乎在诉说离别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揭示了爱情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 锦被: 代表温暖与幸福的生活。
  • 鸳鸯: 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甜蜜。
  • 柳丝: 代表离别的愁苦。
  • 黄昏月: 预示着孤独与思念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被暖麝鸳鸯”中“鸳鸯”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爱情
    • C. 乡愁
  2.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渡口
    • C. 河流
  3. “伤心怕有人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爱情
  2. B. 渡口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洵的《离别难》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但陈洵更多地着重于离别时的感受,而李白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挂念。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古诗词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