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荃子母兔》

时间: 2025-01-19 13:42:51

阳坡日暖眼迷离,芳草春眠对两儿。

谁道姮娥曾作伴,广寒孤宿已多时。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黄荃子母兔

作者: 高启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阳坡日暖眼迷离,芳草春眠对两儿。
谁道姮娥曾作伴,广寒孤宿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在温暖的阳坡上,阳光让人眼花缭乱,芳草香气四溢,我在春天的梦中对着我的两个孩子。
谁说嫦娥曾经陪伴过我?如今在广寒宫里孤独的宿久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阳坡:阳光照射的坡地。
  • 迷离:眼神恍惚,模糊不清。
  • 芳草:芬芳的草,春天的象征。
  • 姮娥:指月宫中的嫦娥,传说中的月神。
  • 广寒:广寒宫,嫦娥所居之地。
  • 孤宿:孤单地栖息、居住。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嫦娥因偷吃不死药而飞升到月宫,成为月神。此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象征孤独与思念。
  • 广寒宫:嫦娥在月宫的住所,象征冷清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487-1535),明代诗人,字汝宾,号太和,浙江人。与徐渭、唐寅并称为明代“吴中四才子”,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黄荃子母兔》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春日场景,表达对家庭的眷恋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暖的春日画面,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大地上,草地上散发着芳香,诗人正与两个孩子共享这宁静的时光。诗的开头通过“阳坡日暖”和“眼迷离”展现了一种温暖而恍惚的状态,似乎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引入了嫦娥这一典故,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嫦娥的孤独与诗人的春日温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在享受家庭幸福之时,对生命孤独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庭温暖的珍视,又有对孤独的苦涩感叹,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矛盾心态。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阳坡日暖眼迷离:描绘春日温暖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因阳光的温暖而心中愉悦、眼神迷离,仿佛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
  2. 芳草春眠对两儿:春天的芳草让人昏昏欲睡,诗人面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宁静。
  3. 谁道姮娥曾作伴:引入嫦娥的故事,反问他人对嫦娥的陪伴,暗示自己在享受温暖的同时,心中却有一丝孤独。
  4. 广寒孤宿已多时:直接表达嫦娥的孤独,暗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阳坡日暖”与“芳草春眠”,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嫦娥的孤独比作自己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温暖与家庭的幸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在享受生活美好之时,诗人不禁思考生命的孤独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多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坡:象征温暖与希望。
  • 芳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美好。
  • 姮娥:象征孤独与思念。
  • 广寒:象征冷清、孤独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坡”象征什么? A. 冷清的场所
    B. 温暖与希望
    C. 独自的思考

  2.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幸福
    B. 孤独与思念
    C. 家庭的团聚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家庭的温暖与孤独的思考
    C. 对嫦娥的崇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高启《黄荃子母兔》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高启更侧重家庭的温暖,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高启《黄荃子母兔》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的动荡,而高启则关注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