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时间: 2025-01-08 19:5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苏辙
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
灵根自遂新阳发,病枿従经野火烧。
吻燥未须寻曲蘖,囊空谁与典絺蕉。
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
尘垢污人朝复朝,病中吟啸夜方遥。
长空雁过疑相答,虚幌萤飞坐恐烧。
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
従来百链身如剑,火灭重磨未遽销。
白话文翻译
躺在床上怜惜你已经三十个早晨,呼喊医生却仍然苦于禁城遥远。
灵根本是自然生发的新阳,病枯的枝条却被野火烧过。
嘴唇干燥没必要去找那弯曲的嫩芽,口袋空空谁来借给我细绢和蕉叶?
何时能骑马伴着街头的鼓声,睡醒时频频惊觉自己肉体消瘦。
尘埃污浊的人在早晨与晚上交替,病中吟唱声响夜里格外遥远。
长空中大雁飞过让我疑似在回应,空荡荡的萤火虫飞舞让我坐着害怕燃烧。
稍微感受到新霜试探松竹,未必应对寒雨败坏梧桐蕉树。
从前百链锻炼的身如剑,火灭后重磨并未立刻销毁。
注释
- 怜君:指对朋友的关心和怜惜。
- 禁城:指古代皇宫,隐喻医疗条件的限制。
- 灵根:指自然的生机与根源。
- 病枿:病态的树木,象征身体的虚弱。
- 吻燥:嘴唇干燥。
- 典绰蕉:借用细绢和蕉叶,象征贫困。
- 髀肉消:指身体的消瘦。
- 尘垢:形容身心的污浊。
- 长空雁过:大雁飞过,象征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风清新俊逸,融情入景,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生病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自身病痛的无奈。诗中多处提及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健康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病中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的“怜君”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自身病痛的感叹。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深刻,使用了大量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比如,诗中提到的“灵根自遂新阳发”,不仅表达了对生命更新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的期待。
此外,诗中对时间的流逝与身体的变化进行了反思。通过“病中吟啸夜方遥”,诗人不仅表露了对死亡的思考,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尘垢污人朝复朝”则引发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暗示即使在病痛中,依然要面对生活的琐碎与人情的冷暖。
整首诗以清新而忧伤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思想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卧怜君三十朝:躺在床上对你(朋友)的关心已经有三十天了。
- 呼医仍苦禁城遥:呼喊医生却仍然感到无奈,距离远在禁城。
- 灵根自遂新阳发:自然的根源在于新生的阳光。
- 病枿従经野火烧:病枯的枝条经历了野火的摧残。
- 吻燥未须寻曲蘖:嘴唇干燥无需去找弯曲的嫩芽。
- 囊空谁与典绺蕉:口袋空空,谁来借给我细绢和蕉叶?
- 何时匹马随街鼓:何时能骑马伴着街头的鼓声?
- 睡起频惊髀肉消:睡醒时频繁惊觉自己身体消瘦。
- 尘垢污人朝复朝:尘埃污浊的人在早晨与晚上交替。
- 病中吟啸夜方遥:病中吟唱声响在夜里格外遥远。
- 长空雁过疑相答:长空中大雁飞过让我怀疑在回应。
- 虚幌萤飞坐恐烧:空荡荡的萤火虫飞舞让我坐着害怕燃烧。
- 稍觉新霜试松竹:稍微感受到新霜试探松竹。
- 未应寒雨败梧蕉:未必应对寒雨败坏梧桐蕉树。
- 従来百链身如剑:从前百链锻炼的身如剑。
- 火灭重磨未遽销:火灭后重磨并未立刻销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体的虚弱比作病枯的树,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长空雁过疑相答”表现思念与孤独。
- 对仗:整诗结构严谨,形成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自身病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的豁达与深刻,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根:象征生命的根源与新生。
- 病枿:象征身体的虚弱与病痛。
- 尘垢: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长空雁:象征孤独与思念。
- 萤火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禁城”,它主要指什么? A. 皇宫
B. 医院
C. 学校
D. 村庄 -
“吻燥未须寻曲蘖”中的“吻”指的是什么? A. 嘴唇
B. 亲吻
C. 脸部
D. 头发 -
诗中提到的“长空雁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辙的这首诗更为沉重,李白的诗中则更多的是豪情与洒脱。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情感和生命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