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西观察提点山右中江父老咸怀怨思献诗三十韵以志惓怀》
时间: 2025-01-04 07:52:02兰蕙与蓬蒿,同生不同类。
庭芷共江蓠,隔山扇馨懿。
植物有本性,斯人洽气谊。
譬如浑与淄,源分味一致。
方寸契合微,名言无可志。
下走滞京洛,时俊红尘萃。
尤推彦伯贤,一见惊小异。
既入季野室,气概四时备。
盎然饮太和,不醪亦自醉。
何期后十年,移官戏下吏。
文宴纵清谈,往往抒宏议。
怀抱郁青霞,渊雅而纯粹。
恍遇祖约谈,次日如失睡。
有时涉文囿,洸洸罗满笥。
河东记委箧,崇山识简坠。
怜我呰窳才,赖公琢成器。
明月照人影,高云托广庇。
不图好风吹,新纶忽迁地。
休景知边情,盛绩御屏记。
郑白千顷沃,欢呼迎新使。
美意汉京洽,觖望鄣南怼。
持靴念旧恩,攀辕洒新泪。
我心益戚戚,欲言无一字。
公方鬯远猷,岂为私情累。
惟祝蚩蚩心,上感羲轩意。
牙纛锡专征,江海重膺寄。
白发旧部僚,老马伤憔悴。
草亭筑四休,轩盖行抛弃。
傥报我公来,重理出山辔。
短歌寄离愁,烟波荡淮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西观察提点山右中江父老咸怀怨思献诗三十韵以志惓怀
作者: 陈文騄 〔清代〕
兰蕙与蓬蒿,同生不同类。
庭芷共江蓠,隔山扇馨懿。
植物有本性,斯人洽气谊。
譬如浑与淄,源分味一致。
方寸契合微,名言无可志。
下走滞京洛,时俊红尘萃。
尤推彦伯贤,一见惊小异。
既入季野室,气概四时备。
盎然饮太和,不醪亦自醉。
何期后十年,移官戏下吏。
文宴纵清谈,往往抒宏议。
怀抱郁青霞,渊雅而纯粹。
恍遇祖约谈,次日如失睡。
有时涉文囿,洸洸罗满笥。
河东记委箧,崇山识简坠。
怜我呰窳才,赖公琢成器。
明月照人影,高云托广庇。
不图好风吹,新纶忽迁地。
休景知边情,盛绩御屏记。
郑白千顷沃,欢呼迎新使。
美意汉京洽,觖望鄣南怼。
持靴念旧恩,攀辕洒新泪。
我心益戚戚,欲言无一字。
公方鬯远猷,岂为私情累。
惟祝蚩蚩心,上感羲轩意。
牙纛锡专征,江海重膺寄。
白发旧部僚,老马伤憔悴。
草亭筑四休,轩盖行抛弃。
傥报我公来,重理出山辔。
短歌寄离愁,烟波荡淮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兰花与蒿草同根而生,但却有着不同的气质,暗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诗人反思人生的际遇,回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作者在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后,愈加思念旧友,写下这首充满感伤与怀念的诗篇。
注释:
- 兰蕙与蓬蒿:兰蕙象征高雅,蓬蒿则寓意平凡,二者同生却有不同的命运。
- 庭芷共江蓠:芷香草与江蓠同在庭院中,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尤推彦伯贤:指赞美友人彦伯贤,表明他在群体中的独特之处。
- 短歌寄离愁: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用短歌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文騄,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诗人经历了官场的更迭与人生的波折后,感慨故乡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而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诗人通过植物的比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情感的共鸣。开篇用“兰蕙与蓬蒿”来引入主题,表明人与人性格的不同,同时又强调了他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观察。诗中多次提到的“旧恩”、“离愁”等词汇,充满了对过去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邃,尤其是对友人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正如最后几句所写,诗人虽身处异地,心中却始终怀念着故乡与友人,这种情感穿越时空,让人感同身受。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友谊的颂歌,更是一曲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兰蕙与蓬蒿:自然界的对比,代表不同的人生轨迹。
- 植物有本性:强调个体的特质和命运。
- 我心益戚戚: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植物比喻人,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兰蕙:象征高雅、纯洁的情感。
- 蓬蒿:代表平凡、世俗的一面。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蕙”与“蓬蒿”分别象征什么?
- A. 高雅与平凡
- B. 富贵与贫穷
- C. 快乐与悲伤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忧伤与怀念
- C. 自豪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与陈文騄的作品,前者通过月亮表达乡愁,后者则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展现对友情的怀念。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然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李白更为简洁直接,而陈文騄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比喻,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陈文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