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0-17 03:49:21

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

无心只是青山物,覆顶宜归紫府仙。

转觉周家新样俗,未容陶令旧名传。

鹿门佳士勤相赠,黑雾玄霜合比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一
作者: 苏轼

燕尾称呼理未便,
剪裁云叶却天然。
无心只是青山物,
覆顶宜归紫府仙。
转觉周家新样俗,
未容陶令旧名传。
鹿门佳士勤相赠,
黑雾玄霜合比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朋友所赠云巾和方舄的感激。诗中提到,燕尾的称呼似乎不太合适,剪裁的云叶却显得自然得体。作者无意中感受到这些物品的美丽,仿佛它们是青山的一部分,适合归属于紫府仙境。接着,作者意识到周家的新风尚让陶渊明的旧名声不再显眼。最后,提到鹿门的朋友们勤奋地赠送这些物品,黑雾和玄霜仿佛与我并肩而立。

注释

  • 燕尾:指一种样式的衣服或物品,形状像燕子的尾巴。
  • 云叶:指如云彩般轻盈的布料,暗示着柔美。
  • 紫府仙:指神仙的居所,象征着高雅和超凡。
  • 周家:指周敦颐,代表一种新的风尚。
  • 陶令:指陶渊明,寓意田园诗人,代表旧有的风格。
  • 鹿门:指鹿门山,象征隐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时值他在黄州的生活中,常与友人相聚,分享诗词和生活的乐趣。诗中所提及的“云巾”和“方舄”是他朋友赠送的物品,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一》展现了他对朋友赠礼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风气变迁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燕尾的称呼引出对云巾的赞美,展示了其自然的美感。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物品的独特之处,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习俗的敏锐观察。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通过“青山物”和“紫府仙”的意象,将这些物品与自然和仙境相联系,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他对于周家新样俗的感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新风尚的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鹿门的“佳士”,表明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赠礼的感激。黑雾和玄霜的意象则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在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细腻,体现了苏轼的才华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尾称呼理未便:燕尾的称呼不太合适,暗示一种不自在的感觉。
  2. 剪裁云叶却天然:云叶的剪裁自然流畅,反映出物品的美感。
  3. 无心只是青山物:无意中发现这些物品像青山一样自然。
  4. 覆顶宜归紫府仙:这些物品适合归于仙境,展示出其超凡的格调。
  5. 转觉周家新样俗:意识到周家的新风尚,表达出对变化的敏感。
  6. 未容陶令旧名传:新风尚掩盖了旧有的名声,体现出文化传承的变迁。
  7. 鹿门佳士勤相赠:朋友们勤勉赠送,表现出友谊的珍贵。
  8. 黑雾玄霜合比肩:黑雾与玄霜的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巾比作青山,赋予其自然之美。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紫府仙”、“黑雾玄霜”等,营造出诗的神秘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赠礼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叶:象征柔美和自然。
  • 青山:象征自然与宁静。
  • 紫府仙:象征理想与超脱。
  • 黑雾玄霜:象征神秘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叶象征什么? a) 传统
    b) 自然与柔美
    c) 战争

  2. “周家新样俗”表达的是什么? a) 对旧风尚的怀念
    b) 对新风尚的赞美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鹿门佳士”指的是谁? a) 苏轼的妻子
    b) 苏轼的朋友
    c) 苏轼的弟弟

答案

  1. b) 自然与柔美
  2. a) 对旧风尚的怀念
  3. b) 苏轼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 陶渊明《饮酒》:反映隐士的生活与对田园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关注自然与友谊,但苏轼更具时代感,陶渊明则更为传统与淡泊。苏轼的诗更显豪放,陶渊明则展现出田园的恬淡。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