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作(四首选二)》

时间: 2025-01-19 15:31:36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白话文翻译:

桐江的春水绿得像油一样,两岸青翠的山脉送走了客船。
明媚的风光渐渐增多,奇险的景象反而减少,
清晰的山色分明接近杭州。
久别天台的路已让我感到迷茫,眼前似乎还觉白云低垂。
诗人用笔寻求高远的境界,何不看看山水到浙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桐江:指桐江,位于浙江省,是一条风景优美的河流。
  • 绿如油:形容水色非常美丽,像油一样光滑。
  • 送客舟:指船只送走客人,表现出送别的情景。
  • 明秀:明亮而秀丽的景色。
  • 奇险:奇特而险峻的景象。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逋峭:追求高远的境界。

典故解析:

  • 天台:天台山是道教名山,诗人提到此地,表达了对久别之地的思念。
  • 浙西:指浙江西部的山水,与杭州的山水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涯,晚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桐江作》是袁枚在游历桐江时写的,表现了他对美丽自然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了桐江的春水和青山,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诗歌鉴赏:

《桐江作》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袁枚对桐江及其周边山水的热爱。诗的开头“桐江春水绿如油”直接点出江水的颜色,形象而生动,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和谐。接着“两岸青山送客舟”,则描绘出两岸山水环绕,客船悠然而行的画面,给人一种放松与惬意的感觉。

“明秀渐多奇险少”,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景致的赞美,认为这样的美景渐渐增多,而奇险的景色却少之又少,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到一种安宁与舒适。而“分明山色近杭州”一句,则将诗人所见的景色与杭州著名的西湖山水作了对比,彰显了桐江的美丽。

接下来,诗人提到“久别天台路已迷”,表现了他对天台的思念与迷茫,暗示他心中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最后一句“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则是对诗人创作追求的反思,鼓励自己去探索更广阔的山水世界,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袁枚清新洒脱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江春水绿如油”:春天的桐江水色如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美丽。
  2. “两岸青山送客舟”:两岸的青山环绕着客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3. “明秀渐多奇险少”:明亮秀丽的景色越来越多,奇险的景观则少了。
  4. “分明山色近杭州”:清晰的山色与杭州的美景相映成辉。
  5. “久别天台路已迷”:因久别天台而感到迷茫,表现了思乡之情。
  6. “眼前尚觉白云低”:眼前的白云低垂,增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7. “诗人用笔求逋峭”:诗人用笔追求高远的境界,表达了创作的追求。
  8. “何不看山到浙西?”:鼓励自己去探索更广阔的自然景观。

修辞手法:

  • 比喻:“绿如油”形象生动,增强了江水的美感。
  • 对仗:如“明秀渐多奇险少”,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探索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青山:象征稳重与宁静。
  • 白云:表达思绪的飘渺与对故乡的眷恋。
  • 客舟:象征人生旅程,流动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的?

    • A. 蓝色
    • B. 绿色
    • C. 黑色
  2. 诗中提到的“天台”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个城市
  3. 诗人对桐江的感受是?

    • A. 厌倦
    • B. 热爱
    • C.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袁枚的《桐江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袁枚更侧重于表现江水与青山的和谐美,而王维则更注重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诗人袁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