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清凉院》
时间: 2025-01-21 12:1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题清凉院
作者: 王益 〔宋代〕
背倚青峰面枕溪,
濡毫新向壁间题。
善根不挠金莲合,
净界无尘水月齐。
会启苾蒭真乐境,
花开檐蔔远香畦。
因思祖塔尝游处,
更在龙蟠虎踞西。
白话文翻译:
我背靠着青山,面朝溪水,
手中笔毫刚沾墨,正对着墙壁题写。
善根坚韧如金莲盛开,
清净的世界如水和月相映。
在这里我开辟出苾蒭的乐土,
花儿在屋檐下盛开,远方的香气扑鼻。
因此我想到祖塔游览的地方,
更在龙蟠虎踞的西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峰: 青色的山峰,象征自然风光。
- 枕溪: 面对溪水,形象地描绘了环境。
- 濡毫: 沾湿了的笔毫,指刚开始写作。
- 善根: 善良的根基,寓意美好的品德。
- 金莲: 比喻美好、珍贵的事物。
- 净界: 清净的境界,没有尘埃。
- 苾蒭: 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雅。
- 祖塔: 祖师的塔,可能指佛教寺庙的塔。
- 龙蟠虎踞: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龙蟠虎踞: 出自《易经》,形容地势险要,适合立基的地方,通常指风水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凉院,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倾慕,表达了他在此处写作的心境。
诗歌鉴赏:
《留题清凉院》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诗作。诗人王益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清新的环境,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他背靠青峰、面朝溪水的闲适状态,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善根不挠金莲合”表达了他内心的坚定与追求美好、清净境界的决心。
“会启苾蒭真乐境”一句,表现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进入一种真实的乐境,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最后的“因思祖塔尝游处”,则引发了诗人对过往游览经历的回忆,将个人的体验与自然的美景结合,展现出一种哲理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王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背倚青峰面枕溪: 描述诗人坐落的宁静环境,青峰代表自然的雄伟,溪水则象征生命的流动。
- 濡毫新向壁间题: 诗人刚开始书写,表明对创作的热情。
- 善根不挠金莲合: 强调内心的坚定,善良的根基如金莲般美好。
- 净界无尘水月齐: 表达了追求清净、纯粹的境界。
- 会启苾蒭真乐境: 在这个环境中,诗人实现了内心的愉悦与和谐。
- 花开檐蔔远香畦: 描述周围环境的美丽,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 因思祖塔尝游处: 提到过往的游历,加深了对这处环境的思考。
- 更在龙蟠虎踞西: 结尾引入地理意象,强调此地的独特性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善根不挠”比喻内心的坚定与追求。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背倚青峰”与“面枕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和谐、清净的思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峰: 象征自然的伟岸和坚韧。
- 溪水: 代表生命的流动与灵动。
- 金莲: 代表美好与善良。
- 苾蒭: 象征清雅与宁静。
- 祖塔: 代表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背靠什么环境写诗?
- A. 高山
- B. 青峰
- C. 平原
- 答案: B
-
“善根不挠金莲合”中的“善根”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根基
- B. 美好的品德
- C. 生活的基础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龙蟠虎踞”是指什么?
- A. 风水好的地方
- B. 美丽的山水
- C. 文化中心
-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by 李白
- 《秋夕》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益的《留题清凉院》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壮丽山水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王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