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五》

时间: 2025-01-19 20:10:57

扶植岂一端,老至思盖棺。

万事既非望,犹惜骸骨寒。

相呼他人子,安能久盘桓。

呻吟在床席,不如人士安。

投药或易效,感叹摧心肝。

吁嗟兮垂死,谁复蓄眼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扶植岂一端,老至思盖棺。
万事既非望,犹惜骸骨寒。
相呼他人子,安能久盘桓。
呻吟在床席,不如人士安。
投药或易效,感叹摧心肝。
吁嗟兮垂死,谁复蓄眼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扶持他人并非一时之事,年老时才想起盖上棺材。万事都没有希望,仍然惋惜自己冰冷的尸骨。呼唤他人子女,怎能久留不去?在床上呻吟,不如他人平安。投药虽然或许见效,却也只能感叹心肝的痛苦。哀叹啊,临近死亡,谁还会去关注我?

注释:

  • 扶植:支持、帮助他人。
  • 盖棺:指死亡,盖上棺材。
  • 骸骨寒:指冷冰冰的尸体。
  • 相呼他人子:呼唤别人的孩子,表达孤独和无奈。
  • 床席:床榻,指躺卧的地方。
  • 投药:服药,指治疗的手段。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特定典故,但其主题涉及了古代对生命、死亡的思考,常见于古诗文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过鸣冈,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见长,风格多为抒情,常以个人生活、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他人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扶持他人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扶植岂一端”一句,指出了对他人的帮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随着年岁增大,面对死亡的思考愈发明显,诗人用“老至思盖棺”表达了对终将离去的无奈和惋惜。接着,诗人对人生的无望感加深,认为即便是对自己已冷的尸体也感到不舍,进一步揭示了对生命的珍视。

“相呼他人子”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呼唤他人却无法长久停留。此时,诗人将自身的痛苦与他人的安宁相对比,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叹息。在“投药或易效”中,诗人意识到即使治疗身体的痛苦,内心的挣扎仍然无以释怀,最终落入“吁嗟兮垂死”的绝望之中,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死亡的认知,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扶植岂一端:帮助他人并非一时的事情,暗示人生需要长久的支持。
  2. 老至思盖棺:随着年纪的增长,才会意识到死亡的来临。
  3. 万事既非望:面对生活的种种,已经没有期待。
  4. 犹惜骸骨寒:即便如此,仍对冰冷的尸体感到惋惜。
  5. 相呼他人子:呼唤他人的子女,反映孤独感。
  6. 安能久盘桓:怎能在此长久停留,暗示生离死别的悲哀。
  7. 呻吟在床席:在病床上痛苦呻吟,表现身体的痛苦。
  8. 不如人士安:不如他人安然无恙,表达对他人幸福的羡慕。
  9. 投药或易效:服药治疗或许会见效,但心里的苦痛依然存在。
  10. 感叹摧心肝:感叹内心的痛苦,情感的揪心。
  11. 吁嗟兮垂死:临近死亡,发出无奈的叹息。
  12. 谁复蓄眼看:面对死亡,谁还会去关注自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深刻表达孤独和无助感。
  • 拟人:赋予无情物以情感,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 反复:通过反复提及痛苦和孤独,加深情感的沉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怀和对自身孤独无助的感叹,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骸骨:象征死亡,反映对生命的惋惜。
  • 床席:代表病痛与无奈,暗示个人的脆弱。
  • :象征治疗与希望,但也暗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植岂一端”是什么意思?

    • A. 只是一时的帮助
    • B. 长期的支持
    • C. 不需要帮助
    • D. 只关心自己
      答案:B
  2. “老至思盖棺”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人不怕死亡
    • B. 年龄增长后对死亡的思考
    • C. 不在乎死亡
    • D. 死亡是自然的
      答案:B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孤独和无奈
    • D. 希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月下独酌》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瞬间,而过鸣冈则更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感叹。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前者积极向上,后者沉重悲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过鸣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