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示儿辈》

时间: 2025-01-14 20:13:31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

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

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

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示儿辈
辛弃疾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
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
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
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白话文翻译:

在穷困的环境中,隐士能感到快乐;在岁月流逝中,烈士却感到悲伤。
我曾有归田的志向,现在却要责怪儿子没有诗才。
我与王夷甫之间的旧怨,和蔡克儿的新交情。
陶渊明离去我已久,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处:指困境或贫困的地方。
  • 幽人:隐士,指那些远离世俗的人。
  • 徂年:指岁月的流逝。
  • 烈士:指忠诚于国家或理想而为之牺牲的人。
  • 归田:归隐田园,指隐退到农村生活。
  • 责子:指责自己的儿子。
  • 无诗:没有诗才。
  • 王夷甫:指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蔡克儿:可能指蔡京,或指与之交好的朋友。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典故解析:

  • 王夷甫蔡克儿:这两个名字代表了辛弃疾对当时政治的复杂看法,王安石的变法与蔡京的权谋都在诗中有隐喻。
  • 渊明:陶渊明因其归隐田园而被后人尊崇,诗中提到他是为了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诗人,生于山东,晚年定居于南宋都城临安。他的词作情感丰富,豪放洒脱,常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后辈的期望。辛弃疾在战斗中屡次追求理想,但屡遭挫折,晚年心境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感怀示儿辈》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后代的寄望。诗的开头通过“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对比两种人生的态度,隐士在逆境中寻求快乐,而烈士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悲伤,显示出诗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回顾自己曾经的理想——归田隐居,但如今却对儿子没有诗才感到失望,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出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随后提到的“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则是对当年政治斗争的反思及对友谊的思考。最后以“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收尾,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内心孤独的感受。整首诗情感细腻,字句之间流露出辛弃疾复杂的心境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处幽人乐:在困苦的环境中,隐士却能感到快乐,表现了一种心态的超脱。
  2. 徂年烈士悲:随着岁月的流逝,忠诚的烈士却感到悲伤,反映出对理想的失落。
  3. 归田曾有志:曾经有退隐田园的志向,显示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4. 责子且无诗:对儿子没有诗才的责备,流露出对后代的期待与失望。
  5. 旧恨王夷甫:提及与王安石的旧怨,暗示对政治的失望。
  6. 新交蔡克儿:新交的朋友,可能反映出对友谊的珍惜。
  7. 渊明去我久:提到陶渊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此意有谁知:最后感叹,自己这样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隐士与烈士的对比,突显不同的人生态度。
  • 借代:用“王夷甫”和“蔡克儿”代指特定的政治和人际关系。
  • 反问:结尾的“此意有谁知”是反问,强调孤独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回忆,探讨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后代的期望与失望,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人:象征隐逸与自得,代表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 烈士:象征忠诚与理想,代表对国家和信仰的坚守。
  • 归田:象征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理想化。
  • 王夷甫、蔡克儿:象征政治纷争与个人际遇的复杂性。
  • 渊明: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恨”指的是谁?

    • A. 王安石
    • B. 陶渊明
    • C. 蔡京
  2. 诗人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

    • A. 有诗才
    • B. 成为士兵
    • C. 归隐田园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陶渊明的诗作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历史责任感与对国家的忧虑,而陶渊明则更加专注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的风格互为映衬,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陶渊明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