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为病树题《佳住楼词意图》》

时间: 2025-01-10 03:26:29

传恨空中语漫诃,高楼偏受夕阳多,十分幽怨隔帘波。

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

料无险忌到梨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为病树题《佳住楼词意图》》

传恨空中语漫诃,高楼偏受夕阳多,十分幽怨隔帘波。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料无险忌到梨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恨”是无形的,像在空中飘荡的言语,轻轻地被讥讽;而那高楼则受到夕阳的照耀,形成了浓厚的忧伤气氛。诗人感叹自己与朋友的芳华已然消逝,眼前的繁华再也无法与之相比,心中悲怆之感愈加加重。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境遇的揣测,似乎预感到他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

注释

  • 传恨:传递的恨意。
  • 空中语:无形的语言,表达思念和怨恨。
  • 高楼:象征着孤独和被世俗忽视的地方。
  • 夕阳:常用来象征夕阳西下、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 一代芳华:指一代人的青春年华。
  • 堂堂吾友:我在意的、值得尊重的朋友。
  • 梨涡:指笑时脸颊上的酒窝,象征着美好和甜蜜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曾寿(1670-1731),字梦阮,号青丘,清代诗人和书法家。他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诗人正值壮年,经历了不少人生的波折,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怀念,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的“传恨空中语漫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下孤独的控诉。高楼的意象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孤独的隐喻,夕阳的照耀则把这种孤独的情感进一步放大。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愈加浓厚,尤其是“一代芳华消歇尽,堂堂吾友付谁何”,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和青春的失落感,显示出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结尾的“料无险忌到梨涡”,表面上是对友人境遇的揣测,实际上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期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独特,表现出清代文人对友情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传恨空中语漫诃:在空中飘荡的恨意,如同无形的言语,轻易被嘲讽。
  • 高楼偏受夕阳多:高楼承受了夕阳的照耀,象征着孤独与悲伤。
  • 十分幽怨隔帘波:隔着帘子,波光粼粼,表达出难以释怀的幽怨。
  • 一代芳华消歇尽:青春年华已经消逝,感慨时光的流逝。
  • 堂堂吾友付谁何:对友人的关心与惋惜,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 料无险忌到梨涡:对于友人境遇的揣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楼”与“夕阳”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 拟人:无形的“恨”被赋予了情感。
  • 对仗:全诗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加了语言的美感。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孤独与被世俗忽视的处境。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梨涡: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甜蜜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曾寿
    D. 白居易

  2. “高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权力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梨涡”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甜蜜的回忆
    C. 伤痛的过去
    D. 无情的时光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陈曾寿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涉及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但李清照在表现中更加强调女性的柔情与脆弱,而陈曾寿则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浣溪沙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