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捧露盘》

时间: 2025-01-19 22:31:30

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

正画桥、烟柳丛丛。

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

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

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

奈多情、李白桃红。

朝朝暮暮,锁巫山十二高峰。

怀中点检江皋佩,惆怅墙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人捧露盘
作者:陆求可

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
正画桥烟柳丛丛。
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
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
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
奈多情李白桃红。
朝朝暮暮,锁巫山十二高峰。
怀中点检江皋佩,惆怅墙东。

白话文翻译

在晚风中,朱楼下,我们再次相遇。
正如那画桥旁烟雾弥漫的柳树丛中。
那轻盈的身姿,仿佛在秋千上与春风争艳。
我为她的雕鞍和玉勒停留了片刻,悠然自得。
叹息轻云,容易消散,琉璃已破,已成空。
然而多情的李白和桃红却依旧存在。
朝朝暮暮,锁住巫山的十二座高峰。
我在怀中细细点检江边的佩饰,惆怅在墙的东边。

注释

字词注释

  1. 朱楼:红色的楼阁,常指富丽堂皇的建筑。
  2. 画桥:装饰美丽的桥。
  3.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
  4. 雕鞍:雕刻精美的马鞍,象征着高贵。
  5. 琉璃:一种透明的玻璃,形容美好而易碎的事物。
  6. 李白桃红:指代美丽的花朵,李白和桃花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典故解析

  • 巫山十二峰:出自《离骚》,是描述美丽的山峰,象征着爱情的理想之地。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浪漫的诗风著称,常与酒、花相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擅长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作品多以古典的风格为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诗人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相逢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感慨。首句“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勾勒出一个温暖而亲切的场景,仿佛在叙述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诗中提到的“画桥烟柳”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爱情的浪漫和梦幻。

接下来的描写中,“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通过秋千的意象,传达出青春与活力的气息,令人想起少女的轻盈与妩媚。而“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则是对爱人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然而,随着“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的出现,诗人开始反思爱情的易逝和生活的无常,琉璃的破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暗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惆怅。

最后,诗人提到“锁巫山十二高峰”,再度引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和爱情的同时,融入哲理的思考,使得情感深邃而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风前,朱楼下,旧相逢:描绘一个温暖的场景,强调相逢的美好。
  • 正画桥烟柳丛丛:通过“画桥”和“烟柳”传达出一种迷离的美感。
  • 娉婷韵度,秋千红粉斗春风:描绘女子的优雅,表现青春的活力。
  • 雕鞍玉勒,为伊驻半晌从容:表达对爱人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叹轻云,容易散,琉璃破,已成空:引入对爱情易逝的感慨,表现诗人的惆怅。
  • 奈多情李白桃红:用美丽的花象征爱情的多情与美好。
  • 朝朝暮暮,锁巫山十二高峰:强调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 怀中点检江皋佩,惆怅墙东: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琉璃破”比喻爱情的脆弱。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意象上均有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朱楼:象征着富丽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烟柳:代表柔美与流动,象征着爱情的飘渺。
  3. 秋千:象征青春与活力,体现出生活的乐趣。
  4. 琉璃:代表易碎与美丽,隐喻爱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楼”象征什么?
    A. 富丽与美好
    B. 贫穷与落魄
    C. 自然与野性

  2. “雕鞍玉勒”中的“雕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精美的马鞍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对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消极
    B. 理想化
    C. 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月下独酌》 - 李白
  2. 《相见欢》 - 李煜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金人捧露盘》都描绘了饮酒与自然的场景,但前者更强调孤独,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爱情的怀念。
  • 《相见欢》则通过对离别的感慨,与《金人捧露盘》中的惆怅形成呼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李白诗文研究》
  3. 《陆求可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