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中道宝相花》

时间: 2025-01-01 18:19:18

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

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

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

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中道宝相花
梅尧臣 〔宋代〕

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
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
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
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将美丽的花卉栽植于君主的寝宫之上,花儿在春天盛开,淡雅的色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光彩。花朵并不是因为露水而愈加鲜艳,也不是因风而香气消散。随着季节的变换,树叶已经茂密,但仍然可以看到花卉的余香。


注释:

字词注释:

  • 嘉卉:美丽的花卉。
  • 寝阳:指君主的寝宫阳面,象征着荣耀与尊贵。
  • 开荣:花开得繁盛。
  • 淡艳:指花色清淡而美丽。
  • 节换:季节更替。
  • 余芳:剩余的香气。

典故解析:

  • 本诗所描绘的花卉栽种在君主寝宫的场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君主的恭敬和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花卉美的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明,号香雪,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梅尧臣创作此诗的背景与北宋时期的宫廷文化密切相关,诗中以花卉为主题,表现了对君主的赞美和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卉的生长与盛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君主的深情厚谊。开篇即以“嘉卉得所托”引入,展现了将花卉栽植在君主寝宫的美好愿望,传达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着“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淡雅的色彩使得花儿在阳光下显得愈加动人。诗的后半部分强调花的自然之美,“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说明花的美丽与香气并非依赖外物,而是其本身的特质。最后“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则是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花已凋零,但仍能感受到其留下的芬芳,体现了自然循环的哲理。整体而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与清新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嘉卉得所托:美丽的花卉被妥善地栽植。
  2. 植君之寝阳:种在君主寝宫的阳光之下,象征着荣耀。
  3. 开荣同此春:花儿在这个春天盛开。
  4. 淡艳自生光:花朵色泽清淡却自有光彩。
  5. 不为露益色:花儿并不是因为露水而愈加鲜艳。
  6. 不为风尽香:花香也不是因风而消散。
  7. 节换叶已密:随着季节变化,树叶已繁茂。
  8. 尚可见余芳: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余留下的香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卉比作美好的事物,象征着高尚与优雅。
  • 拟人:赋予花卉生命,使其具备了自生的光彩和香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君主的敬仰之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卉:象征美好与吉祥。
  • :代表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余芳: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留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嘉卉”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花卉
    • B. 丑陋的植物
    • C. 枯萎的花朵
  2. 诗中提到的“寝阳”是指哪里?

    • A. 君主的寝宫
    • B. 太阳的光辉
    • C. 花的生长环境
  3.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花的自然之美?

    • A. 依赖露水和风
    • B. 花自身的特质
    • C. 人工的修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依韵和中道宝相花》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梅尧臣更注重花卉与人情的结合,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