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乐天》
时间: 2025-01-17 08:36: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效乐天
作者: 高启 〔明代〕
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辞阙是引退,还乡岂迁逐。
旧宅一架书,荒园数丛菊。
俗缘任妻子,家事烦僮仆。
性懒宜早闲,何须暮年促。
犹著朝士冠,新裁野人服。
杯深午醉重,被暖朝眠熟。
旁人笑寂寞,寂寞吾所欲。
终老亦何求,但惧无此福。
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
何待厌饱余,肠胃生疢毒。
请看留侯退,远胜主父族。
我师老子言,知足故不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与财富的淡泊态度。诗中提到,谁说我长久贫贱,明朝已得官禄;谁说我生活困苦,空仓还有余粮。辞去官职是为了隐退,回家难道是被追赶?旧宅里有一架书,荒园里有几丛菊花。世俗关系听任妻子,家务琐事烦扰仆人。性情懒散适合早闲,何必在晚年急促。仍然戴着朝士的冠,穿着新裁的野人服。午后饮酒醉意沉重,温暖的阳光下安然入睡。旁人嘲笑我寂寞,但寂寞正是我所追求。到老了何所追求,只怕没有这样的福气。功名如美味,沾染就已心足。何必厌倦饱食的余味,肠胃也会生病。请看看留侯(张良)隐退,远胜过主父(刘邦的外戚)。我的老师老子说,知足就不会受辱。
注释
- 叨禄:得到了俸禄。
- 辞阙:辞去官职。
- 引退:隐退。
- 俗缘:世俗的关系。
- 犹著朝士冠:仍然戴着官员的帽子。
- 留侯:指张良,汉初的谋士,以隐退著称。
- 主父族:指主父偃,汉初外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字薄青,号听泉,明代诗人。高启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初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分表达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隐退归乡之际,反映了他对功名与财富的看法,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对比当时社会对官位的追逐和对财富的渴望,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歌鉴赏
《效乐天》是一首表现高启对隐逸生活向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无所谓态度。开篇即以“谁言我久贱”这样的反问句,强调了外界对他贫贱生活的误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充实与满足:旧宅中的书籍和荒园里的菊花,象征着精神的富足。
在对待世俗关系与家务琐事的态度上,诗人选择了顺其自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诗人甚至不在乎旁人的嘲笑,宁愿选择孤独的生活,这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在诗中得以充分展现。
最后以“知足故不辱”作为总结,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了知足常乐的哲理。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令读者在品味其韵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我久贱:质疑他人对自己贫贱的看法。
- 明时已叨禄:明确自己在明朝得到了官职。
- 辞阙是引退:选择辞去官职,回归隐逸生活。
- 旧宅一架书:在旧居中拥有书籍,表明精神追求。
- 荒园数丛菊:荒废的园子中,几丛菊花象征着清雅和宁静。
- 性懒宜早闲:性情懒散,更适合早早享受闲暇。
- 犹著朝士冠:尽管隐退,仍然保留着官员的形象。
- 杯深午醉重:在午后畅饮,享受生活的惬意。
- 旁人笑寂寞:他人嘲笑自己的孤独,但他认为这正是追求。
- 终老亦何求:到老了也不再追求其他,享受当下的生活。
- 功名如美味:将功名比作美味,强调其短暂和肤浅。
- 请看留侯退:引用张良隐退的例子,说明隐退的价值。
- 我师老子言:引述老子的名言,强调知足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 对仗:如“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功名比作美味,强调其对心灵的影响。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对世俗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诗人提倡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强调隐逸生活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象征知识与精神追求。
- 菊:象征高洁与隐逸。
- 冠:象征身份与地位。
- 酒:象征享受与放松。
文化内涵
这首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与对物质欲望的警惕。诗人借助典故与隐喻,传达出对生活哲学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启的《效乐天》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追求功名
B. 隐逸与知足
C. 家庭琐事 -
诗中提到的“留侯”指的是谁? A. 刘邦
B. 张良
C. 韩信 -
诗中“功名如美味”这一比喻的意思是? A. 功名可以长久
B. 功名并不重要
C. 功名值得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隐逸与自然生活的主题。
- 《归园田居》(陶渊明):强调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高启的《效乐天》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高启更多地关注于对世俗功名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加注重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