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时间: 2025-01-19 19:0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
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
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
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
坠车终无伤,庄叟不吾欺。
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
白话文翻译:
我梦中回到小学,自以为还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不再记得有白发,依然在吟诵《论语》的话语。
人世间其实就像儿戏,颠倒是非似乎变得如此平常。
唯有在醉酒时才能感受到真实,空虚的状态毫无疑问。
即使坠马也没有受伤,庄子的智慧没有欺骗我。
我呼唤孩子们准备纸笔,醉后的言语便记录下来。
注释:
- 总角:指年轻时的发型,象征着童年。
- 白发:象征衰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论语:儒家经典,代表传统的教诲和知识。
- 儿戏:指轻松、不严肃的事情。
- 空洞:指内心的空虚和无所依托的状态。
- 庄叟:指庄子,寓意智慧和超脱。
典故解析:
- 庄叟: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 《论语》:孔子的言论,强调道德和礼仪,反映了儒家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又有清丽之词,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和陶饮酒二十首》是苏轼在充满政治风波与个人困境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梦境回到幼年,表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揭示深刻的哲理,将人生视为一场儿戏,表达了对世俗的看法。诗中“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体现了对醉酒状态的认同,醉酒成了他寻求真实的唯一途径。同时,诗中提到“庄叟”,引申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强调了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则展示了诗人对自身思想的珍视,醉酒时的灵感仿佛是值得记录的真理。整首诗在轻松幽默中透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有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回忆童年,梦中重返无忧的时光。
- 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忘记了衰老,仍在吟诵经典。
- 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认为人生不过是轻松的游戏,现实的颠倒已成习惯。
- 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醉酒时感受到的真实,意味着内心的空虚。
- 坠车终无伤,庄叟不吾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从庄子那里获得智慧。
- 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呼唤孩子准备记录醉酒后的灵感和言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儿戏,强调其轻松与虚幻。
- 拟人:将醉酒赋予真实的特性,表现内心的挣扎。
- 对仗:如“白发”“论语”,形成鲜明对比,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真实的追寻,通过对饮酒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小学:象征纯真与无忧的童年。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光流逝。
- 论语:象征传统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 醉酒:象征逃避现实与追求真实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我梦入小学”中的“小学”指什么?
- A. 学校
- B. 童年
- C. 儿童文学
- D. 小朋友
-
诗中提到的“庄叟”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 A. 孟子
- B. 荀子
- C. 老子
- D. 庄子
-
诗人在醉酒时感受到的是什么?
- A. 真实
- B. 幸福
- C. 悲伤
- D. 羞愧
答案:
- B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与陶渊明《饮酒》:二者均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倾向于反思现实,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