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贤师琴》

时间: 2025-01-19 21:58:10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和谐与宁静。大弦的声音柔和而平静,小弦则清脆明亮。我一生未曾了解音乐的宫和角,只听到牛在田间鸣叫,耳边又传来山雉在树上啼鸣。门外是谁在叩门?山中的僧人正忙于事务,请你不要生气。回到家中,我想要寻觅一千斛的清水,来洗净我耳中的筝和笛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弦:指古琴的弦,象征厚重的声音。
  • 小弦:古琴的细弦,声音清亮。
  • 宫与角:古代音乐的调式名,表现作者对音乐的生疏。
  • 牛鸣:牛的叫声,反映乡村的宁静。
  • 盎中雉:盉(音hé)为一种古代器具,这里比喻清澈的水中,雉鸟在树上鸣叫。
  • 千斛水:象征丰富清澈的水,用来清洗耳朵。

典故解析

  • 山僧:指山中的僧人,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筝笛:古代乐器,表达了对音乐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旷达著称,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生活的困境与思考。诗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情感。开头部分,大弦与小弦的对比,表现出音乐的和谐与变化,象征着春天的温暖。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对音乐调式的陌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牛鸣声与雉鸣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在诗的最后,诗人借用“千斛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暗示希望通过洗耳来洗去世俗的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虽短小,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音乐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弦春温和且平:春天的音乐声温和而平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小弦廉折亮以清:小弦的声音清晰明亮,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
  3. 平生未识宫与角: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理论的陌生,突显出一种谦逊与反思。
  4. 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通过牛鸣与雉鸣,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增添生活的气息。
  5. 门前剥啄谁叩门:门外的敲门声引发了对来者的好奇。
  6. 山僧未闲君勿嗔:山中的僧人很忙,请不要生气,表现了一种淡泊的态度。
  7. 归家且觅千斛水:回到家中,想要找到清水,象征内心的渴望。
  8. 净洗従前筝笛耳:希望洗净耳边的杂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大弦小弦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比喻:通过声音描绘音乐的美,传达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自然声音拟人化,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弦、小弦:象征音乐的和谐美感。
  • 牛鸣、雉登:反映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千斛水:象征内心的清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弦”和“小弦”分别象征什么?
    A. 温和与清脆
    B. 大与小
    C. 和平与战争
    D. 过去与未来

  2. "平生未识宫与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信
    B. 无知
    C. 否定
    D. 渴望

  3. 诗的最后一句“净洗従前筝笛耳”强调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追求宁静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听贤师琴》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中的音乐元素,但苏轼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而王维则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宁静的享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