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时间: 2025-01-08 21:00: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桐轩
苏辙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
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
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青翠的桐树和它的叶子,像蒲葵扇一样轻柔。桐树高耸,枝叶繁茂,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感觉。夜里,细雨如珠般滴落,午后微风轻拂,影子摇曳。秋风带来一阵凌乱,细雨轻声打在窗棂上,惊动了安静的环境。朝阳升起,阳光驱散了阴霾,青苔覆盖着遗落的片段。坐在其中的人,感慨时光的变迁,发出无奈的叹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桐:一种树,常用于制作乐器和家具。
- 琅玕:青色的美玉,形容桐树的颜色。
- 蒲葵扇:蒲葵树的叶子,形状像扇子,象征轻盈。
- 落落: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的样子。
-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 疏雨:细小的雨。
- 秋飚:秋天的风。
- 淅沥:雨声细小而连续。
- 葱倩:形容青葱的样子,通常指植物。
- 失繁阴:失去繁茂的阴影,象征时光流逝。
- 青苔:长在潮湿地方的苔藓,象征岁月的痕迹。
- 慨然:感慨、叹息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桐树、雨声等意象,传递出对自然、时间流逝的感慨,暗合了许多古诗中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以词赋和散文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在益昌官舍期间,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观中获得的心灵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桐轩》以桐树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变化。桐树的青翠、叶子的蒲扇形状,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中的“夜声疏雨滴”与“午影微风转”描绘了夜晚和午后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享受,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然而,随着“秋飚一凌乱”的转折,诗意开始变得深沉。秋风的凌乱、细雨的淅沥,暗示了自然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悟到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最后“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一句,直指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知与无力之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身青琅玕:桐树的树干如青色的美玉般光滑。
- 桐叶蒲葵扇:桐树的叶子形状像蒲葵扇,轻盈而美丽。
- 落落出轩墀:桐树高大挺拔,出现在轩台之上。
- 亭亭奉闲燕:燕子在此处安静地栖息,仿佛在恭敬地奉献着自然的宁静。
- 夜声疏雨滴:夜晚的细雨滴落声,清晰而疏落。
- 午影微风转:午后的阳光与微风交织,影子轻轻摇晃。
- 秋飚一凌乱:秋风带来了混乱与不安的气息。
- 淅沥惊葱倩:细雨声惊动了安静的环境,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 朝日失繁阴:朝阳升起,驱散了阴霾,失去了繁茂的阴影。
- 青苔覆遗片:青苔覆盖着遗落的片段,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坐在其中的人感慨万分,叹息着万物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桐树比作青琅玕,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拟人:如“奉闲燕”,燕子似乎在恭敬地奉上自然的礼物。
- 对仗:如“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诗人在观察自然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树: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雨滴:象征着细腻与柔情。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青苔: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桐叶蒲葵扇”中的“蒲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扇子
C. 一种植物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时间变化的感慨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桐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苏辙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的感慨,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对自然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