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薄暮碧桃花下》
时间: 2025-01-01 17:5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薄暮碧桃花下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
循苔径,沿碧溪。
藉幽草,绕疏篱。
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
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白话文翻译:
夕阳下,天空蓝得如洗,云彩横亘,映照着绚丽的晚霞。窗外的碧桃花微微一笑,淡淡的云朵上燕子轻盈地飞舞。安静的女子因羞涩而低头,仙女们竞相试着穿上鲜艳的茜罗衣。抬头望去,树梢和天际交相辉映,像是两种霞光在交融。
我沿着青苔的小径,走向碧绿的小溪。坐在幽静的草地上,围绕着稀疏的篱笆。带上景仁的茶具,来品茶赏花。三月的绿阴在傍晚时分才渐渐浓厚,红色的桃花瓣随风飘落,宛如雪花般缓缓降落。看,楼阁一侧的绣帘斜斜地挂着,双燕也归来了。
注释:
- 天碧云横:天空湛蓝,云彩横亘。
- 映夕照深掩翠帷:晚霞的映照深沉,遮盖着翠绿的帷幕。
- 纹窗:有花纹的窗户。
- 碧桃:一种桃花,花色鲜艳。
- 静女羞回红粉靥:安静的女子因羞涩而低下头,红润的脸颊像粉一样。
- 茜罗衣:红色的衣服,形容仙女们的服装。
- 藉幽草:坐在幽静的草地上。
- 三月绿阴:三月的绿荫,形容春季的景象。
- 红雪靧儿迟:红色的花瓣像雪一样,慢慢飘落。
典故解析:
- 碧桃:在古代文学中,桃花常象征青春和爱情,尤其是碧桃,更是美丽的象征。
- 茜罗衣:茜罗是一种染料,用于制作红色的丝绸,常用于形容华丽的衣服,尤其是女子的服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常以细腻的风景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薄暮碧桃花下》通过精致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处。开篇两句以“天碧云横”引入,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黄昏图景,紧接着“纹窗外碧桃含笑”则为画面增添了人文气息,展现出桃花的娇媚和春天的生机。诗中女子羞怯的神态与仙女的优雅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女性的美丽与温婉。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环境,诗人沿着青苔小径,伴随碧溪而行,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亲密相融的画面。隐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的几句中,提到“红雪靧儿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瓣纷飞的场景,也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使人感受到春日的温馨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碧云横:描绘出开阔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映夕照深掩翠帷:晚霞的光辉映照着绿色的帷幕,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纹窗外碧桃含笑:窗外的碧桃花像是在微笑,传达出春天的活力。
- 静女羞回红粉靥:女子因害羞而低头,衬托出她的柔美与娇羞。
- 仙姝争试茜罗衣:仙女们争相试穿华丽的衣服,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微笑,表现其娇媚。
- 拟人:把女子的羞涩拟人化,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循苔径,沿碧溪”,工整且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桃:美丽的爱情象征。
- 夕照: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红雪:春天的花瓣,象征短暂的美好。
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夕阳象征着温暖与希望,而“红雪”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碧云横”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晴朗的天空
B. 雨天的阴霾
C. 烈日的酷暑 -
“红雪靧儿迟”中的“红雪”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桃花瓣
C. 玫瑰花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反思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 《桃花源记》:通过桃花源的描写,展现了理想中的和谐生活,与《满江红》对比,后者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