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和稼轩》
时间: 2025-01-19 17:45:24意思解释
摸鱼子
作者: 刘炳照 〔清代〕
原文展示
任缃梅,落红如雨,卷帘人又归去。消愁聊惜尊中酒,翻惹别愁无数。留不住。挂一叶轻帆直指烟波路。呢喃燕语。说柳羂平堤,长条攀尽,转眼剩飞絮。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虚名空被人妒。江南不少销魂客,莫把此情轻诉。休起舞。叹我辈埋愁何处寻坏土。鹃啼正苦。看绣户凝尘,雕阑没草,前度醉吟处。
白话文翻译
在缃梅花的飘零中,落花如雨般纷纷而下,卷帘的那个人又悄然离去。为了消愁,暂且珍惜杯中的酒,却又引发了无数的别愁。如何才能留住这些愁绪呢?只好挂起一叶轻舟,直指那烟波浩渺的水路。燕子轻声呢喃,诉说着柳树依堤,长长的枝条攀爬尽头,转眼已剩下飞舞的絮状物。封侯的事,想必后悔当初的毛锥自误。虚名只让人妒忌,江南有不少销魂的客人,切勿轻易诉说这份情愫。休要起舞,我叹息我们埋藏的忧愁何处寻觅。杜鹃在悲鸣,看看那绣窗凝聚的尘埃,雕栏上长满了杂草,往昔醉吟的地方。
注释
- 缃梅: 指梅花的一种,花色呈黄色。
- 卷帘: 卷起窗帘,表示关上窗户。
- 尊中酒: 酒杯中的酒。
- 轻帆: 指小船或轻便的帆船。
- 封侯事: 指封爵的事情,常用来比喻功名利禄。
- 毛锥: 古代用以修补衣物的工具,象征着微不足道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著称,常为诗人吟咏之地。
- 杜鹃: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示悲伤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炳照,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世态,呈现出浓厚的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存艰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摸鱼子》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人以缃梅花落、燕语呢喃等自然意象,引入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诗中反复提及的别愁,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半部分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虚名的批判,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失望与厌倦。诗人用“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一句,直抒胸臆,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意象的丰富性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任缃梅,落红如雨: 描绘梅花凋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 卷帘人又归去: 表示离别,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消愁聊惜尊中酒: 通过饮酒来消愁,表现出无奈。
- 挂一叶轻帆直指烟波路: 寓意向往自由与远方。
- 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 批判追求名利的愚蠢,抒发对虚名的失望。
- 叹我辈埋愁何处寻坏土: 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落红如雨”比喻梅花凋零之惨景。
- 拟人: “呢喃燕语”,赋予燕子以人类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对虚名的失落以及对情感深切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缃梅: 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落红: 代表离别和伤感。
- 轻帆: 代表自由与希望。
- 江南: 象征着情感的归属与文化的沉淀。
- 杜鹃: 常用来表达悲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缃梅”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梅花
- B. 一种桃花
- C. 一种柳树
-
诗中“消愁聊惜尊中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中的“毛锥”象征着什么?
- A. 名利
- B. 微不足道的事物
- C. 财富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忧伤,但更加细腻柔美。
- 苏轼《水调歌头》: 以豪放的笔调抒发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摸鱼子》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