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5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和你一样年轻,壮志凌云,想要四处驰骋。
在集贤的地方得到笔札,点燃烛火急于夜间装扮。
明亮的天光中我出门,衣服轻扬,不再彷徨。
先父流下泪水,深深感动了我,让我伤心不已。
先父对我说道,你出行时不要伤心。
将来你养育孩子时,这种悲伤也会降临。
老年的我追忆往事,心中悲痛,泪水如滂沱。
注释:
- 泫然泣:泪水流下的样子,形容非常伤心。
- 秉烛:手持蜡烛,指在黑暗中读书或写作。
- 振衣:把衣服抖动,形容出门时精神焕发。
- 断肠:指心中悲痛如同肠子断裂,形容极大的悲伤。
- 陈迹:过去的踪迹,指往昔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歌常涉及自然、人生哲理以及个人情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后代的教诲,充满了感伤与思考。诗中多次提到“先君”,可以看出他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年轻时的理想与壮志,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与子女的青春进行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年轻时的梦想。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夜晚点燃蜡烛,专心致志写作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坚持。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泫然泣”和“感我令我伤”这两个句子,渗透出一种沉重的悲伤。这里不仅仅是对父亲的怀念,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对后代的寄托与期望,通过“汝行勿断肠”和“此悲会身当”传达出一种沉重的责任感,似乎在告诫后人,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必须勇敢面对。
整首诗在情感的交织中流露出深邃的人生哲理,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 诗人以“昔”回忆过去,表达当年自己与子女相似的青春气概与抱负。
-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文士聚集的环境中,手持烛光夜读、写作的情景,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
-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
- 清晨出门,精神抖擞,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 先父的泪水感动了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痛楚。
-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 先父的叮嘱,警示后人要坚强勇敢,避免沉浸在悲伤中。
-
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 预言未来,孩子长大后会经历类似的悲伤,表达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 回忆往昔,内心的伤感无以言表,泪水横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振衣不徬徨”与“泫然泣”,形成一种音韵的和谐。
- 比喻:通过“泫然泣”形象化地表达悲伤情感。
- 排比:句中多次“汝”字重复,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父亲的怀念,对青春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后代的期望与教诲。诗中的情感深沉且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象征青春与希望。
- 笔札:象征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烛火:象征努力与勤奋。
- 泪水:象征悲伤与怀念。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还体现了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亲情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回忆年轻时的理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后悔
C. 怀念 -
诗中“汝行勿断肠”意在提醒后人什么?
A. 不要流泪
B. 要坚强勇敢
C. 要追求理想 -
诗人提到的“先君”是谁?
A. 朋友
B. 诗人的父亲
C. 诗人的老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 杜甫的《登高》:展现人生的无常与诗人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人生的短暂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感情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显得豪情万丈,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