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
时间: 2025-01-04 07:4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
作者:杨万里
梅花国里荔枝村,
颇记张灯作上元。
一别频蒙访生死,
七年再见劣寒温。
属当闵雨祈群望,
不得临风共一尊。
谁为君王留国士,
吾衰犹拟叫天阍。
白话文翻译
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有个荔枝的村子,我对元宵节张灯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们分别后,常常想念对方的生死,七年后再见时,竟觉得寒冷的温度更加刺骨。这次我对闽地的雨水和人们的期望寄予厚望,却无法在风中和你共饮一杯。谁来为国君留住这位国士呢?我衰老了,依然想要呼唤天上的阍星。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花国:指梅树盛开的地方,象征美丽和诗意。
- 荔枝村:荔枝盛产的地方,代表热情和富饶。
- 张灯作上元:元宵节时挂灯笼庆祝的场景。
- 劣寒温:指寒冷的天气,温暖的感觉不再。
- 闵雨:指闽地的雨水。
- 临风共一尊:指在风中共饮一杯酒。
典故解析:
- "张灯作上元":源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象征团圆与欢乐。
- "君王留国士":表达对忠臣的惋惜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6-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之美、人情之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情怀与对国家的忠诚时常交织。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开篇以“梅花国里荔枝村”引入,既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提到“张灯作上元”,不仅营造了节日的氛围,也蕴含着对团聚的渴望。
而“一别频蒙访生死,七年再见劣寒温”则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属当闵雨祈群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最后以“谁为君王留国士”收束,揭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责任感。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杨万里的作品总是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使人读后感到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花国里荔枝村":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梅花与荔枝的搭配,寓意着美丽与丰饶。
- "颇记张灯作上元":强调了对节日欢乐的怀念,暗示分离后的孤独感。
- "一别频蒙访生死":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常常思念彼此的境况。
- "七年再见劣寒温":再见时的寒冷与温暖形成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疏远。
- "属当闵雨祈群望":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体现对故乡的牵挂。
- "不得临风共一尊":表达了无法与友人共饮的遗憾。
- "谁为君王留国士":质疑国家对忠臣的重视,体现了对时局的不满。
- "吾衰犹拟叫天阍":尽管年老,仍然希望能有所作为,表现出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荔枝村与梅花国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责任感,情感复杂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诗人的气节。
- 荔枝:象征繁荣和热情,暗示人际关系的温暖。
- 灯:象征团圆与欢庆,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雨:象征忧伤和希望,反映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元宵节
D. 春节 -
“七年再见劣寒温”中“劣寒温”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感觉
B. 寒冷的气候
C. 友谊的冷淡
D. 生活的艰辛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展现了孤独与相聚的矛盾情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杜甫的诗作:杜甫的诗常常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苦难,而杨万里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但两者都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