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时间: 2024-09-19 21:54:23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兴廉村净行院的住宿体验。诗人在一个荒凉的地方,看到佛教寺院如同鸡窝般简单。忽然在榕树林中,看到飞架的长廊。院子里有一口清澈的井,可以洗净我脚上的泥土。高堂上铺着新磨的砖石,窗户的形状如同角形的圭。躺下就能安然入睡,呼吸如同虹霓般轻快。仆人不愿离去,我因此拖延了很久。清晨我登上一叶小舟,满怀醉意游荡在十里溪上。醒来时却不知身处何地,回家的路越发迷茫。

注释

  • 海南北: 指的是海南岛的北部,环境荒凉。
  • 佛舍: 指佛教寺庙,形容简陋。
  • 榕林: 榕树成林,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冽碧井: 清澈的井水,形容水质很好。
  • 洞户分角圭: 窗户的形状仿佛是分开的角形。
  • 鼻息如虹霓: 形容呼吸轻快而舒畅。
  • 僮仆: 僕人,指随行的仆人。
  • 晨登一叶舟: 清晨时乘坐小舟,隐喻自由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的晚年,他在官场经历了不少波折,常常借游历来抒发心中的不满与孤独。此诗呈现了他在乡村的宁静与内心的迷茫,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图,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虽有对荒凉环境的描写,但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开篇即以“荒凉海南北”引出全局,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环境,接着通过“榕林”、“冽碧井”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睡眠和醒来的描写,表现出在自然中找寻内心安宁的渴望,但醒来后又感到迷茫,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凉海南北: 诗人描绘出一个偏僻、荒凉的环境,给人一种孤独感。
  2. 佛舍如鸡栖: 形容寺庙简陋,暗含对宗教的思考。
  3. 忽此榕林中: 突然转到榕树林,带来一丝生机。
  4. 跨空飞栱枅: 描述建筑结构,体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5. 当门冽碧井: 清净的井水象征洗涤与净化。
  6. 洗我两足泥: 表达对泥土的洗净,象征对过去的释然。
  7. 高堂磨新砖: 新砖显示出环境的更新与生机。
  8. 洞户分角圭: 窗户形状的独特,增添环境的古朴气息。
  9. 倒床便甘寝: 轻松入睡,体现对自然的依赖。
  10. 鼻息如虹霓: 描绘安静的呼吸,表现内心的宁静。
  11. 僮仆不肯去: 仆人不愿离去,说明诗人不想回归现实。
  12. 晨登一叶舟: 早晨出行,带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13. 醉兀十里溪: 酒醉后的游荡,象征无拘无束。
  14. 醒来知何处: 醒来后却迷失方向,表现迷茫。
  15. 归路老更迷: 回家的路越发模糊,反映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 “鼻息如虹霓”用比喻突出呼吸的轻快。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通过“榕林”、“碧井”等意象渲染氛围,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安宁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迷茫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思考。整体基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榕林: 象征生机与安宁。
  • 碧井: 象征清澈与洗净,暗示对过去的释怀。
  • 高堂: 表现居所的温馨与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乡村
    C. 热闹的集市
    D. 宁静的湖边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鼻息如__”,形容呼吸轻快。

  3. 判断题: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2. 虹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 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多地体现出沉重的历史责任感。
  • 王维《山居秋暝》: 也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其情感更为淡泊,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