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

时间: 2025-01-17 09:33:20

砚如刳蟆腹如月,又若剖瓢萌强发。

镌题天宝年造之,刺氏李元传自越。

刳蟆剖瓢我莫分,称载作年初辩君。

君虽能辩犹曰宝,宝兹伪物吾何云。

仰天大笑饮君酒,砚真砚伪休开口。

愿封漆匣还与侯,请共江翁独持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砚如刳蟆腹如月,又若剖瓢萌强发。
镌题天宝年造之,刺氏李元传自越。
刳蟆剖瓢我莫分,称载作年初辩君。
君虽能辩犹曰宝,宝兹伪物吾何云。
仰天大笑饮君酒,砚真砚伪休开口。
愿封漆匣还与侯,请共江翁独持守。

白话文翻译:

这砚台就像被挖空的蟾蜍,形状如同明月,仿佛剖开的瓢在萌芽般地生长。
上面刻着“天宝年间”所制,李元传自越地传来。
蟾蜍被挖空,瓢被剖开,我两者都不能分辨,称之为“年初”的辩论就交给你吧。
你虽能辩,但其实也只是在说这是宝物,然而这宝物其实是伪品,我该如何说呢?
我仰天大笑,与你共饮,砚是真砚而伪砚不必再争论。
希望把漆匣封好还给你,请你和江翁一起保管。

注释:

  • :砚台,古人书写时用来研墨的器具。
  • :蟾蜍,常用作比喻。
  • 天宝年: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象征着繁华的时代。
  • 李元传:一个人名,可能指代某位在越地的工匠或名士。
  • 仰天大笑: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与争辩无关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江,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工整的律诗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态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李士衡之间的交流,主要围绕一块砚台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砚台真伪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嘲讽。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是一首既具象又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砚台的形象描绘,融入了深刻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真伪、名利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将砚台比作蟾蜍和月亮,展现了其独特的外形和美丽的意象,引发读者的想象。接着,诗人提到砚台的年代和来源,暗示了物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随着诗句的发展,梅尧臣将话题转向对砚台真伪的讨论,表现出对表象的质疑与对真理的追求。

诗的结尾,梅尧臣用“仰天大笑”来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显示了他对砚台真伪争论的无所谓,反而更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共享的时光。这种超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从容。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描绘砚台的形状,使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砚台的特征。
  • 第二句提到“天宝年造之”,引入历史背景,增加了诗的厚度。
  • 第三句表达对砚台真伪的困惑,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反思。
  • 第四句则通过对“宝”的质疑,强调了对名利的无所谓。
  • 最后两句则转向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砚台比作蟾蜍和瓢,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在叙述中使用排比手法,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梅尧臣对世俗名利的嘲讽和对真伪的思考,揭示出他那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砚台:象征文化和知识的载体。
  • 蟾蜍、月亮:象征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哲学思考。
  • :象征欢聚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宝年”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人用什么动物比喻砚台?

    • A. 青蛙
    • B. 蟾蜍
    • C. 龟
  3. 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态度是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生活的淡然
    •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个诗人都在作品中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态度,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梅尧臣更加轻松、洒脱,而杜甫则带有更多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