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引(寻梅)》
时间: 2025-01-19 16:5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门引(寻梅)》
作者:王质 〔宋代〕
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
微香来自横网竹,飞度寒溪曲。
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
白话文翻译:
我在江南的山麓中四处寻找,只看见零星的野菊。
梅花未能与我相遇,令我心中悲伤;若能见到一枝梅花,就足够我高兴一年。
那淡淡的香气来自横跨竹林的小路,飞过寒冷的溪流曲折处。
我在落路上向人打听,感谢他指引我走向那深邃的山谷。
注释:
- 江南麓:指江南地区的山麓。
- 斑斑野菊:形容野菊花零星散落的样子。
- 梅花不遇:梅花未能与我相遇,表达对梅花的渴望与失落。
- 微香:淡淡的香气。
- 横网竹:指横跨在竹林之上的小路。
- 飞度寒溪曲:飞过寒冷的溪水和曲折的小路。
- 深深谷:深邃的山谷,引申为梅花生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傲,常被文人所追求和赞美。梅花在寒冬中盛开,代表着不屈的精神。王质通过对梅花的寻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之美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质寻梅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青门引(寻梅)》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寻梅的过程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不仅描绘了寻梅的环境,更透出一丝失落的情绪。野菊虽然美丽,但与梅花相比,似乎更显平凡和无奈。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渴望与向往,梅花在他心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即使只见一枝梅花,也足以让他心满意足,显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后两句“微香来自横网竹,飞度寒溪曲”,则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淡淡的香气和飞越溪流的微风,进一步衬托出梅花的孤高与美丽。
最后一句“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则展现了诗人借助他人之言,最终找到梅花的希望,暗喻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遍江南麓”:作者在江南的山麓尽情寻觅。
- “只有斑斑野菊”:却只见零星散落的野菊,显得孤独。
- “梅花不遇我心悲”:梅花未遇,心中充满悲伤。
- “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只要见到一枝梅花,便能心满意足,象征对理想的渴望。
- “微香来自横网竹”:幽香来自竹林,暗示梅花的隐秘与纯洁。
- “飞度寒溪曲”:描绘出寻梅的路径,增加了诗的动感。
- “落路寻人借问”:在路上询问他人,体现出对梅的执著。
- “谢他指向深深谷”:感谢指引,让人感受到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理想,传达出追求的意愿。
- 拟人:梅花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其的渴望。
- 对仗:整首诗在词句上有呼应,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倾慕,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孤傲与理想。
- 野菊:代表平凡与渺小。
- 寒溪:象征孤独与寒冷。
- 深深谷:隐喻理想和希望的所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野菊
- B. 梅花
- C. 寒溪
- D. 竹林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找到梅花的?
- A. 自己探索
- B. 向他人询问
- C. 随意走动
- D. 停止寻找
-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冯延巳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王质的《青门引(寻梅)》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王安石则在梅花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两者都展现了梅花的美,但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梅花——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