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4:43:40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 其一
作者: 翁方刚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诗人和友人游览万泉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和自然的宁静。诗的前两句写到,冬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暗示着气温的寒冷,冷客的到来则是指秋冬季节的寒气。接着描写了寺中环境,僧房里扫去的黄叶和禅榻上覆盖的苍苔,传达出一种闲适和清幽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秋意的思索,提到野菊花的开放,最后以一个疑问句结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向往。

注释:

  • 活活:形容水蒸气蒸腾的样子,生动形象。
  • 蒸冬水:指冬天的水,暗示气候的寒冷。
  • 冷客:指寒冷的天气或季节。
  • 僧房:僧人的居所。
  • 苍苔:青苔,常生于潮湿之处,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酝酿:比喻思考、酝酿情感。
  • 丰台:可能是指丰台地区,暗示诗人希望去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方刚,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常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重阳节后,正值秋季,诗人和朋友结伴游览万泉寺,放松心情,享受秋日的宁静。此时社会动荡较少,文人雅士多有游览吟咏之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日游览万泉寺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清淡而平和的情感。诗的开头用“活活蒸冬水”形象地展现出秋天的寒意,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随后用“先迎冷客来”引入了寒冷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寺庙的环境,僧房的黄叶和苍苔,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静谧和清幽。尤其是“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一句“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期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思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活活蒸冬水:描绘水蒸气蒸发的情景,暗示天气的寒冷。
  2. 先迎冷客来:指秋冬季节的寒意来临。
  3. 僧房扫黄叶:描写寺庙僧房中落叶的景象,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4. 禅榻即苍苔:禅榻上长满青苔,增添了幽静的气氛。
  5. 酝酿村阴意:表达在阴郁的秋天,心中思考着乡村的氛围。
  6. 商量野菊开:暗示秋天野菊花逐渐绽放,象征生命的坚韧。
  7. 谁能未花日:感叹时光流逝,未花时光已去。
  8. 闲步问丰台:以闲步的方式追问未来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活活蒸冬水”,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水:象征寒冷、时光流逝。
  • 黄叶:秋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衰退。
  • 苍苔:静谧、岁月的积淀。
  • 野菊: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活活蒸冬水”指的是什么?

    • A. 冬水蒸发的情景
    • B. 夏天的阳光
    • C. 秋天的雨水
  2. “谁能未花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叹?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终南别业》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思考,但翁方刚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秋天的寒意和对生命的思索,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