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模糊的意境,诗人描绘了远处的村庄和钓鱼的礁石。寺庙的钟声忽然响起,路过的樵夫还未到达。四百层的泉水奔流而下,三千丈的青翠山峰高耸入云。诗人思考着与谁可以讨论画的道理,夕阳的余晖洒在半边的脸上,似乎在传达一种沉思的情绪。
注释:
- 濛濛: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表达一种朦胧的意境。
- 钓矶:指钓鱼的礁石,这里用来描绘自然环境。
- 乍起:突然响起的意思,形容寺庙钟声的突兀。
- 樵客:伐木人,指在山林中砍柴的人。
- 层泉:形容泉水的层次感,水从高处跌落。
- 翠飞:形容青翠的山峰高耸,飞扬的感觉。
- 画理:指的是画作的道理或哲理。
- 斜晖:夕阳的余晖,指光线倾斜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方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翁方刚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望罗浮》写于翁方刚游览罗浮山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诗中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交融,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
诗歌鉴赏:
《望罗浮》是一首兼具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简练的描写,将自己置身于罗浮山的景色之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深邃。开篇“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便构建起一个朦胧而宁静的画面,人与自然似乎融为一体。接着,寺庙的钟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暗示了人世间的纷繁与喧嚣。诗人用“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来描绘山的高峻与水的奔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
最后,诗人提出“与谁参画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应该与谁来探讨这些自然的美与哲学意义。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有濛濛意:意指眼前的景象朦胧,给人一种模糊而美好的感觉。
- 人家与钓矶:描绘了村庄和钓鱼的地方,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
- 寺门钟乍起:突显了环境变化,时间的流逝,带来了一种惆怅感。
- 樵客径犹非:樵夫的路途尚未到达,暗示人们在追求生活的路上尚未完结。
- 四百层泉落:形象地表现出泉水的层叠,渲染出自然的壮丽。
- 三千丈翠飞:山的高度和青翠的色彩,传达出一种生气勃勃的自然景象。
- 与谁参画理: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寻找可以分享的人。
- 半面尽斜晖:夕阳的余晖照在脸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考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艺术作品,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泉水、山峰、钟声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画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濛濛:象征着朦胧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钓矶: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 泉水: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和自然的灵动。
- 翠飞: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濛濛意”意指:
- A. 清晰的景象
- B. 朦胧的意境
- C. 喧闹的环境
- D. 荒凉的景象
-
“与谁参画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寂寞与思考
- B. 快乐与欢笑
- C. 愤怒与不满
- D. 无聊与消极
-
诗中提到的“樵客”指的是什么?
- A. 渔夫
- B. 伐木人
- C. 诗人
- D. 学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望罗浮》和《山中杂诗》: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多思考人生哲理,而后者则强调山中宁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