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鸡冠花
作者: 季兰韵〔清代〕
一种奇花,素秋浓染胭脂色。
岸然高帻。细丽纹如织。
五德兼全,笑尔名空得。
东方白。不闻声息。
悄向霜风立。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种奇特的花,在深秋的时节,染上了如胭脂般浓烈的色彩。
它高傲地挺立在岸边,花瓣细腻如同织物。
它兼具五种美德,令人忍俊不禁地称赞它的名字实在空灵。
东方的白色光辉下,它静静地绽放着。
在寒霜的微风中,悄然挺立。
注释:
- 奇花:指特别的花卉,表现出它的独特性。
- 素秋:指清秋的季节,给人一种素雅的感觉。
- 胭脂色:形容花的颜色如同胭脂一般鲜艳。
- 岸然高帻:形容花朵高高地立在岸边,显得卓尔不群。
- 五德:指五种美好的品德,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 东方白:指清晨的阳光,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感觉。
- 霜风:指寒冷的秋冬季节的风,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典故解析:
“鸡冠花”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美丽与高贵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鸡冠花因形状似鸡冠而得名,寓意着一种傲然独立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季兰韵,清代女词人,擅长描写花卉、自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人雅士常以花卉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鸡冠花作为当时流行的花卉之一,季兰韵通过它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独立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鸡冠花》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鸡冠花的美丽与高贵。诗中首先用“奇花”来引出主题,接着通过“素秋浓染胭脂色”的描写,将秋天的萧瑟与鸡冠花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一种生命的坚韧与美丽。高高在上的姿态与细腻的纹理,体现了花的优雅和芬芳。诗句中提到“五德兼全”,不仅仅是对花的赞美,更隐含了对人品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的“悄向霜风立”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傲与坚韧的气质,即使在寒风中也不屈服,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种奇花:引入主题,强调花的独特性。
- 素秋浓染胭脂色:对比秋天的素雅与花的艳丽,表现花的鲜活。
- 岸然高帻:描述花的傲然姿态,彰显其卓越。
- 细丽纹如织:强调花瓣的精致,展现其美丽。
- 五德兼全:隐喻理想人格,多面而全面。
- 笑尔名空得:花虽美名却空,体现一种谦逊。
- 东方白:暗示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不闻声息:花静谧无声,表现其内敛。
- 悄向霜风立:在寒风中坚韧不拔,象征勇敢与独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高贵的存在,增强其形象。
- 拟人:花静静立于风中,赋予其生命的特质。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鸡冠花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冠花:象征高贵、坚韧与美丽。
- 秋天:代表生命的成熟与凋零。
- 霜风:象征挑战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鸡冠花的颜色被比作什么? A. 玫瑰色
B. 胭脂色
C. 月白色 -
“五德兼全”是指什么? A. 只说花的美
B. 花与人的品德
C. 花的生长环境 -
诗中“悄向霜风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坚韧
C.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关于花的诗句
- 元代诗人白朴的《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 孟郊的《登科后》与季兰韵的《鸡冠花》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但前者更多强调个人奋斗的艰辛与喜悦,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花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