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暮春花下》

时间: 2025-01-01 13:02:51

才说春来春便去。

百转思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春春不语。

匆匆究欲归何处。

花谢花开能几许。

过了清明,渐渐飞红雨。

花却笑人心不悟。

青春毕竟谁能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说春来春便去。百转思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春春不语。匆匆究欲归何处。花谢花开能几许。过了清明,渐渐飞红雨。花却笑人心不悟。青春毕竟谁能驻。


白话文翻译:

刚说春天来临,春天却又匆匆离去。反复思索,却无计可留春住。泪眼问春,可春却无言以对。匆匆忙忙,究竟要归向何处。花开花谢又能有多少呢?过了清明,渐渐有红雨飘洒。花儿却在暗自嘲笑那些心不明的人。青春到底谁能驻留呢?


注释:

  • 春来春便去:指春天来临后又迅速离去,表现时间的流逝。
  • 百转思量:形容思绪纷乱,经过多次思考。
  • 泪眼问春春不语:流泪的眼睛向春天询问,但春天却没有回答,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悲伤。
  • 匆匆究欲归何处:匆忙中不知道要回到哪里,体现出迷茫与无助。
  • 花谢花开能几许:花开花谢的次数有多少,感叹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 过了清明,渐渐飞红雨:清明节后,春天渐渐转向夏天,红色的花瓣如雨般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花却笑人心不悟:花儿在嘲笑那些无法领悟春天意义的人,暗示人们对生命的无知。
  • 青春毕竟谁能驻:青春终究不能停留,感叹时光匆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季兰韵,清代诗人,其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著称,擅长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暮春时节,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清代社会对青春和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 暮春花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开篇即以“才说春来春便去”引入,给人一种匆匆而过的感觉,随即引出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诗中“泪眼问春春不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花谢花开的反复思索,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尤其“花却笑人心不悟”,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人类无知的反思,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不仅仅局限于春天的美丽,更拓展到对生命、青春的思考。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同时,运用比喻与拟人等修辞,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赋予诗歌更多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说春来春便去:指出春天的来去匆忙。
  2. 百转思量,无计留春住: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思虑再三也无法阻止春去。
  3. 泪眼问春春不语:流泪向春天问询,春天却沉默,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与渴望。
  4. 匆匆究欲归何处:对于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5. 花谢花开能几许:感慨生命的变化与脆弱。
  6. 过了清明,渐渐飞红雨:时间的推移,春天的结束。
  7. 花却笑人心不悟:花儿在嘲笑那些未能领悟生命意义的人。
  8. 青春毕竟谁能驻:感叹青春的短暂与无法停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开花谢比作生命的循环。
  • 拟人:将春天与花描绘得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泪眼问春春不语”,形成对称,有助于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反思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泪水: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与无奈。
  • 红雨: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眼问春春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生气
    D. 疲惫

  2. 诗中提到的“花谢花开能几许”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A. 自然的规律
    B. 生命的脆弱
    C. 美的短暂
    D. 以上皆是

  3. “青春毕竟谁能驻”这句的主要意思是: A. 青春是永久的
    B. 青春是短暂的
    C. 青春不重要
    D. 青春需要珍惜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季兰韵的《蝶恋花》更侧重于春天与青春的流逝,而李清照则是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皆是在自然中反映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季兰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