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路行》
时间: 2025-01-01 12:38: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古路行
作者:司马光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白话文翻译:
出门的道路很多,纵横交错让我难以测度。我现在想要远行,必须向曾经走过的人请教。我慢慢遇见一个路人,向青松旁边的人询问。他问我你要去哪里,我回答说要去游玩京城。那人又指了要走的路,并说行走在这条路上是有益的。虽然古老的路是大路,但不如现在的路直。走上今人的路,就像是依仗虚假的翅膀。那位客人虽然我已离去,却独自站在那里犹豫不决。为了看清今古之路,难道不需要有所偏差吗?现在的路适合车马行驶,而古老的路满是荆棘。想走今人的路,恐怕会背离古人的足迹。打算走古人的路,今人却会嘲笑我迂腐。又想不出门,但生活的饥寒逼迫着我。在这种心情下,我感到无奈,天空的色彩也显得苍凉。我不避今人的嫌弃,路上还是要走古老的小路。虽然古老的小路难走且遥远,但总能保证不迷失方向。勉励自己,要努力,前古的知识难以获取。不再见到杨朱,万古的灵魂凝聚在这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纵横:交错的样子。
- 曾行客:曾经走过这条路的人。
- 徐徐:缓慢而稳重的样子。
- 青松:青翠的松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
- 游京邑:游玩京城,即古代的首都。
- 荆棘:荆条和刺,象征古路的艰难。
- 劂失:迷失方向。
典故解析:
- 杨朱:指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以其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著称,代表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思想流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致力于史学和政治的改革,其诗歌多反映其对人事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今古路行》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古今道路的思考,反映出在变动不居的社会中,个人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方向和立足之地。
诗歌鉴赏:
《今古路行》是一首以行路为主题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古今道路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路的描写,隐喻人生的选择与困惑。诗人首先描绘出道路的复杂与多样,强调纵横交错让人难以分辨,这象征着人生的选择繁多,令人迷失。在面对远行的决心时,诗人决定向曾行的旅客请教,这表现出对他人经验的重视和谦卑。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古路虽宽阔,但如今的道路更加直接。此处的对比不仅是对物理道路的考量,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在游玩京城的愿望与对古人足迹的追寻之间徘徊,反映出他对传统的敬重与对现代的向往。
最后,诗人陷入了对生存的无奈与对理想道路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尽管古路难走,今人的讥讽让他感到困惑,但为了生存,他选择走古路,体现了他对传统智慧的重视。整首诗在描绘外在道路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内心的挣扎与选择的艰难,表现了司马光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诗人出门后发现道路众多,交错复杂,令人难以辨认。 -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诗人有远行的想法,但觉得需要向有经验的旅者请教。 -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诗人慢慢接近路人,向旁边的青松下询问。 -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路人询问诗人的目的地,诗人回答要去游玩京城。 -
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路人指引正确的方向,并说这一路是有益的。 -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古老的道路虽然宽阔,但现代的路更加直接。 -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走今人的路就像依赖虚假的羽翼,暗示对现代的依赖。 -
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
虽然路人已离开,诗人仍然犹豫不决。 -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为了看清今古的道路,难道不需要有所偏差吗? -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现代的路适合车辆行驶,而古老的路则荆棘遍布。 -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想走现代的路,恐怕会背离古人的足迹。 -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打算走古代的路,今人会嘲笑这过于迂腐。 -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又想不出门,但生活的饥寒逼迫着我。 -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对这种心境感到哀伤,天空的色彩显得苍凉。 -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不在意今人的嫌弃,还是要走古老的小路。 -
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
虽然古老的小路遥远且难走,但总能保证不迷失方向。 -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努力吧,努力吧,古代的知识难以获得。 -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不再见到杨朱,万古的灵魂在这里凝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路比喻为人生的选择,表达了选择的复杂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道路赋予情感,体现出诗人对行路的深情。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行路的选择,表现了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方向。
- 青松:象征长寿与坚韧,代表传统和历史。
- 古路:象征过去的智慧与经验。
- 今路:象征现代的便利与直接。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通过对比,揭示了古今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表现出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出门后遇到的人是什么身份?
A. 朋友
B. 路人
C. 旅客 -
诗人想要去哪里游玩?
A. 乡村
B. 京城
C. 海边 -
诗人认为古路和今路的区别是什么?
A. 古路宽阔,今路直
B. 古路容易走,今路艰难
C. 古路有风景,今路无趣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今古路行》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历史沧桑的思考,但杜甫更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司马光则更侧重于个人选择的困惑。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