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时间: 2025-01-19 15:54:48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

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
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白话文翻译

几年前我曾游历几处名山,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个秋天。
松树坚韧如石,鱼儿在水中游动却已经辞别了流淌的河流。
附近的郡县没有传递的文书,在清明的时节也不需要借用策划的工具。
淇园的春竹美丽动人,军宴上我们品尝的是牛肉。

注释

  • 几砚:指几处名山,砚即砚台,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在此游玩。
  • 十秋:十个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
  • 松坚:形容松树的坚韧,暗喻人应当坚强。
  • 辞流:告别流水,暗指变化和离别。
  • 飞檄:古代迅速传递的文书。
  • 清时:清明的季节。
  • 淇园春竹:淇园是古代有名的游乐场所,春天的竹子象征生机。
  • 军宴:军队的宴会,暗示友情与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且在政治上有较高的影响力,主张清明政治。司马光的诗词风格清新,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写于司马光为朋友送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友人前程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开头两句中,诗人回忆与友人昔日的游历,感叹时光飞逝,十个秋天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通过“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的意象,诗人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运用比喻使得情感更为深刻。

接下来的“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表达了目前宁静的状态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以清明时节的美好寓意,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最后,诗人提到“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又展现了友情间的欢聚与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宋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砚昔年游:回忆往昔游玩之地,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于今成十秋:时间已过十个秋天,感叹时光流逝。
  • 松坚终发石:松树的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鱼变即辞流:鱼的离去象征着变化与告别。
  • 近郡无飞檄:近处没有急件的文书,反映了宁静的生活状态。
  • 清时不借筹:清明时节不需借助谋划,暗示对未来的乐观。
  • 淇园春竹美:描绘春天的美丽,表现自然之美。
  • 军宴日椎牛:军队的宴会象征着团聚与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坚终发石”,以松树比喻人的坚韧。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较为对称,增添了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竹”,传达了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不屈。
  • :象征变化与流动。
  • :象征生机与美好。
  • :象征友谊的丰盈与共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秋”象征什么?
    A. 十个夏天
    B. 十个秋天
    C. 十个冬天

  2. 诗中“松坚终发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的坚韧
    B. 自然的变化
    C. 时间的流逝

  3. “军宴日椎牛”意在传达什么情感?
    A. 离别的伤感
    B. 友情的欢聚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比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送别,但王勃的诗更强调事业与前程,而司马光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生平及其作品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