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
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座通往废弃岛屿的桥,华丽的建筑在荒芜的野草中显得格外突出。诗人感慨与知心好友在这片风月下相聚,湖光山色也因有主人而显得生动。使君(指地方官员)若能享受独自的快乐,百姓自然会愁眉苦脸。我们如何能知道家中是否富足呢?只见水边笙歌声声,热闹非凡。
注释:
- 横桥:横跨的桥,指代通往废岛的桥。
- 废岛:指荒废的岛屿。
- 华宇:华丽的建筑。
- 荒榛:荒芜的野草。
- 风月:指美好的风景和月色,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
- 知己:知心朋友。
- 使君:指地方官员。
- 独乐:独自享乐。
- 众庶:指百姓。
- 深颦:深深皱眉,形容忧愁。
- 家给:家中富足。
- 笙歌:笙乐和歌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风月”常用来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诗人对美好友谊的珍视。这里的“知己”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宋代的诗人往往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司马光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关注社会民生,诗中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强调道德和治国理政之道。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关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重修众乐亭之际,借助这一场合,表达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使君的乐趣与百姓的愁苦,引发对社会责任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描绘了桥与岛的景象,意象鲜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接下来的“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则是对人际关系的美好期许,表达了与知己相聚时的欢愉。在此基础上,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特别是使君的独乐与百姓的深颦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则是对富足与贫困的思考,通过笙歌声的热闹与家中富足的对比,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责任与个人享乐的深思。全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现了司马光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横桥通废岛”:描绘了一座桥,通向一个荒废的岛屿,带有孤寂之感。
- “华宇出荒榛”:华丽的建筑在荒野中显得格外突兀,暗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荒凉的对比。
- “风月逢知己”:在美好的风景和月色下,遇到知心朋友,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
- “湖山得主人”:湖光山色因有主人而生动,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占有与享受。
- “使君如独乐”:地方官员若能独自享乐,隐含对官员自私的批评。
- “众庶必深颦”:百姓因之必感忧愁,强调了社会责任感。
- “何以知家给”:质疑如何能判断家中富足,反映对贫富差距的思考。
- “笙歌满水滨”:热闹的笙歌声,象征着表面的繁华与热闹。
-
修辞手法:
- 对比:使君的独乐与众庶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社会不公。
- 意象:桥、岛、风月、知己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 隐喻:通过笙歌与家给的隐喻,反映社会状况。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以及对官民关系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横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也暗示了人类的探索与冒险。
- 废岛:代表荒凉与孤独,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 华宇: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美好与辉煌。
- 风月:象征美好时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知己:象征深厚的友谊,是人际关系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横桥”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通往繁华的桥
- B. 一座通往废弃岛屿的桥
- C. 一座装饰华丽的桥
-
“使君如独乐”的意思是?
- A. 官员享乐与百姓无关
- B. 官员与百姓共享快乐
- C. 官员快乐,百姓也快乐
-
诗中提到的“笙歌满水滨”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热闹与繁华
- C. 寂静与孤独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两首诗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更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