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黄州和共山高寒韵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千古江山一览间,老瞒於此胆曾寒。
凭高要起乘风志,肯把闲情作鸭栏。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江山的感慨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他在高处俯瞰千古江山,曾经有过的胆怯与恐惧。而今,他希望能借助高处的风势,乘风而起,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愿将闲情逸致消磨在无趣的生活中。
注释:
- 千古江山:指的是历代的江山,象征伟大的历史与自然景观。
- 老瞒: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指历史上某位权臣,表明曾经的胆怯。
- 凭高:站在高处,象征着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
- 乘风志:比喻追求事业与理想的勇气和决心。
- 鸭栏:比喻闲适的生活状态,表示对世俗安逸的拒绝。
典故解析:
“老瞒”可能隐喻历史上某位以权谋权的角色,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欲望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乘风”寓意着追求理想的勇气,暗示着诗人在面对历史的沉重时,仍然渴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季安,号松壶,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生于北宋时期,其诗作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黄州游历期间,面对壮丽的江山,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理想与追求的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壮丽江山的深刻感悟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开头的“千古江山一览间”,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是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在高处俯瞰,似乎在与历史对话,反思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老瞒於此胆曾寒”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胆怯,面对历史的厚重,个人的渺小显得尤为突出。他在这里不仅是观景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凭高要起乘风志”,则表达了希望乘风而起的壮志,展现出诗人不甘平庸的精神状态。他希望在高处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追求更高的理想。“肯把闲情作鸭栏”则是对世俗安逸生活的拒绝,表明诗人宁愿追求理想,亦不愿沉浸在无聊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定追求,展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千古江山一览间:诗人身处高处,俯瞰千古的江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壮丽。
- 老瞒於此胆曾寒:面对这样的壮丽,诗人也曾有过胆怯,对历史的深思引发了他的感慨。
- 凭高要起乘风志:希望在此高处,能够激发出追求理想的勇气。
- 肯把闲情作鸭栏:宁愿拒绝平庸的生活,不愿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千古江山”与“老瞒於此”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生活的闲情比作“鸭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拒绝。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理想与勇气,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江山的欣赏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定追求,以及对平庸生活的拒绝。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壮丽,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高处:代表理想与追求的高度,象征着勇敢与远见。
- 风:象征着力量与机遇,表明追求理想的决心。
- 鸭栏:象征着平庸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老瞒”指代的是: A. 诗人的过去
B. 历史上的权臣
C. 自然风景
D. 诗人的朋友 -
“凭高要起乘风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平庸生活的向往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惋惜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感慨,但更强调个人的悲伤与无奈。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以高处观景,但更具豪情,与李曾伯的追求理想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曾伯诗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蕴与艺术魅力!